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只想躺平的女药师 > 第151章 归京

第151章 归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俞唱晚醒来,床侧已经空了,那人不知何时离开的。

她原想送送,谁知睡得太实沉安稳。

半坐起身,一双胳膊不知为何有些酸软。

莫不是昨夜被裹成茧子的缘故?

窗外时不时传来几声麻雀声,丫鬟脚步很轻,显得整个院子越发静谧。

俞唱晚心底蓦地空落落的。

她不欲多想,抬手撩开帐幔,才见自己左手腕上多了一根红绳。

枕边有张字条:已许红绳两心缠①。

自己什么时候许了他了?分明什么都没说。

俞唱晚嘟囔两句,嘴角却止不住上扬。

绳子不知是什么染的,赤红得纯正,显得手腕愈发莹白。

只是结子的下半部分似乎是湿的,颜色比腕上的深些。

下意识的,姑娘抬手嗅了嗅,隐约有股石楠花的味道。

莫名其妙。

下床的瞬间,胸口顿感一阵凉意。

姑娘垂头一瞧,里衣不知何时散了,雪峰红梅乍现,那小衣斜刺刺耷拉在身前,系带已经断了。

俞唱晚一怔,旋即小脸唰地胀红,心中大骂那厮趁人之“危”!

-

一个多月后,俞唱晚一行顺利抵京。

马车穿过人烟阜盛的坊市,一行人滴溜溜地扫过沿街琳琅满目的店铺,熟悉的热闹扑面而来,仿佛只是出了一趟不过三五日的远门。

先后送了方荟影和荀潜回府,青帷马车才从坊间驶来,车辕上坐着的正是小豆苗。

周氏伸长了脖子迎上去。

更快的是一道橘色身影,呲溜一下窜到了刚下马车的俞唱晚身上。

俞唱晚趔趄两步稳住身子,来不及顾及被冲撞疼痛的前胸,便紧紧搂住了轩辕十四摩挲起来。

肥猫舒爽地打起呼噜,眯眼享受主人的亲香,嘴里却粗声嘎气地喵喵喵。

俞唱晚红着眼尾哭笑不得——这肥猫骂得真脏!

饭桌上,姐弟二人无奈,“碗里都堆成小山了,你们也吃啊。”

周氏擦了擦眼泪,嗔道:“瞧你都瘦成什么样子了,还不多吃些。”又觑着小豆苗,“还是你乖,长大了身量也长了。来,多吃点,争取再长点肉。”

姐弟二人强颜欢笑塞菜肴,一个隐瞒中毒没说,理亏;另一个觉得自己再长肉,就该跟龙眼村那杨七胖子一般了。

俞良生给二人端来饮子,“慢些慢些,吃不了就别吃了。”

这话引来妻子一通白眼。

俞行舟赶紧解围道:“姐,小豆苗,快些给我讲讲这次平叛,前些日子的献俘大典声势浩大,激荡人心,眼下书院里都传疯了,说是朝堂如今分成三派,一派力主张朝廷接管南交道,另一派是恢复羁縻,还有一派则是主张继续派人前去南交道主政。”

穿着开裆裤的小青山吃得满嘴饭粒子,也张着黑湛湛的大眼睛看着姐姐和哥哥,显然是想听故事的。

一家人在花厅围坐下,俞唱晚和小豆苗将这一年的事尽量轻松地讲出来。

众人都感叹那密林可怕,好奇象兵何等威风。只有俞行舟叹道:“若是羁縻,大乾的影响力终究会变弱,如果当地人愿意学大乾还好,要是不愿,他们离大乾腹地太过遥远,又落后蛮荒,长此以往,只怕圈地自治和反叛都有可能。”

“那依你之见,五殿下不该主张羁縻?”俞唱晚有心想试试自家弟弟。

俞行舟在常山书院学习一年,见识早已今非昔比,京城又是能最先接触到这些时政大事的地方,士子、百姓常会各抒己见。

这个问题他早已与同窗讨论过,眼下得了第一手信息,沉吟几息道:“其实三派各有优劣,端看如何权衡。且有史为鉴,我想着,多数人是不愿在当地扎根。而若是再起反叛,朝廷损兵折将、劳师糜饷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可若直接接管或者派人前去,难度更大,不大可行。”

与此同时,大乾禁宫延春殿里的御书房也在议论此事。

南交道平了,献俘大典庄严肃穆,算是给大乾的附属国,乃至周遭政权亮了一次剑。

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便是如何管理南交道。

这点吵了许久,多方争执不下。

“……颂之辛苦打下的南交道,难道就这么不要了么?”裴明看了一眼裴暻。

圣人不动声色道:“明儿说得有理,暻儿有什么看法?”

裴暻顿了顿,显然还未适应这个新称呼。

自他此次回京,嘉会帝龙颜大悦,一改往日习惯,不叫老五而叫暻儿。

“启禀圣人,儿臣还是如奏疏中所言,认为扶持当地豪强更好。南交道之于京城,道阻且长,气候恶劣,此次损兵折将数万、军饷花费甚大才将其平定。”裴暻垂眸。

真正与交趾人交战的死伤尚在其次,真正害死甚众将士的是瘟疫、水土不服与金疡。

裴明叹气:“五弟你也说这次平叛我们大乾损失巨大,可既然打回了南交道为何又要将这个权力送出?南交道七州,每个州包括知州家族在内,都有豪强,我们选了其中一个,其余的服气么?焉知被选之人不是下一个征氏?”

“二哥说得不错,打下来的地盘要送给别人,那当初为何要打?索性让征氏姐妹坐大,不就好……”

“定安慎言!”裴昌轻喝。

裴晏此时反应过来自己的话大逆不道,讪讪闭了嘴,快速觑了一眼龙椅上的圣人,见其似乎没听见,心略略放下。

裴昌狠狠瞪了他一眼,语重心长道:“父皇,儿臣认为五弟和二弟说的都有理。可将心比心,朝中有哪个官员愿赴交州?即便畏于皇权去了,又会全心全意治理当地么?这么多年,也才出了一个苏定而已。南交道语言、文字、风貌习俗与我大乾大相径庭,这叫朝廷派去的刺史如何办,怀柔还是强硬?”

裴昌扫过众位大臣,揖道:“儿臣浅见,莫如颂之所言,朝廷任命当地豪强为刺史,代为管理,此人只要听话,每年赋税缴足即可。”

诸位大臣三三两两相视。

看爱子意气风发、侃侃而谈,圣人不禁面露欣慰,“昌儿所言极是。可方才明儿也说了,南交道豪强不少,又该择哪一家?”

“五弟在南交道时日不短,与一众豪强见过,谁心向大乾,心中定有一杆秤。”太子笑了笑,“且无论选择谁,皆是我大乾恩赐,被择之人定会肝脑涂地以报之。”

裴暻从旁补充,“所选豪强可辅以雅言、文字教化之,长时以往,南交道必定诚心归顺,届时再派人过去,或直接接管方乃水到渠成。”

“不错,颂之想得周到。”裴昌给弟弟抛去一个赞赏的眼神,“儿臣以为,刺史人选由颂之来择,方是上策,不知阿父以为如何?”

以为如何?裴明和裴晏一见圣人那合不拢嘴的笑便知道,他又要给老大做面子。

“那必要派驻流官。”裴晏出列,“否则如何知晓那些豪强是否听话?”

众位大臣仿佛约好了一般,头垂得更低了。

裴暻蹙眉,“不可。流官代朝廷督监地方之权,且长则三年,短则一年便离开,若有人将其视为捞钱的门路,又该如何?”

“五弟这话意在指谁?”裴晏阴恻恻地笑了,只是笑意未达眼底,“我大乾难道缺忠君报国之士?况那南交道如此贫瘠,有甚好捞钱的?”

“吾并未指谁,大乾也不缺人,只是人心易变,三皇兄能保证每一任流官皆能克己复礼,职责之外之事毫不插手,亦会两袖清风?”裴暻寸步不让。

裴晏自然不敢保证,拂袖道:“你简直强词夺理!南交道远在天边,若无督监,难保不出下一个征氏。”

龙椅上的嘉会帝,面色无波地换了个坐姿。

“焉知流官不能与豪强联合,欺瞒于朝廷。”裴暻淡淡道,“是以,若要行督监之事,其职责并非要在刺史之上,其人也并非要放在台面上。”

嘉会帝猛然掀起眼皮子,深深地凝了一眼未曾重视过的五儿子。

一直在旁察言观色的太子,立即学着田不言事先说过的话,出列“劝架”,“依儿臣看,颂之说的对,流官不如能吏。”

嘉会帝随后一锤定音,按太子和裴暻的意思办。

小会散后,兄弟二人去了三王府。

区区南交道,离京城太远,又是蛮荒之地,便是捏在太子和老五那一边的也影响不了大局。只是此次事件算是过了明路,老五站了太子。

裴明捏紧茶杯,俊脸扭曲,“老大当真能伸能屈,眼瞧老五这次立了大功,又示好上了。本王倒要瞧瞧他们之间到底有多牢靠。”

“今年老六该回来了。”

裴明蓦地松开杯子,身子后仰,脸上挂回成竹在胸的笑。

“老六未来的媳妇已经17,按理说明年该成亲,不好再等。也就是说咱们的亲事都该要提上日程才是。”裴晏神色不明,“可惜老大没福气,太子妃至今未有身孕。”

说起这件事二人既快意又愤恨。

要知道他们已经二十有三了,却还未娶正妃,都因圣人偏心,意图等到太子妃生下嫡子后才许他们成亲,并且有严令,未娶王妃不许纳侧妃生子。

因此二人府上的侍妾通房全都喝着避子汤。

放在民间,男子这般岁数,儿子早遍地跑了,他们身为皇子,却膝下空虚,如何不叫人憋屈?

要是老大一直无子嗣才好。

“老六这门亲事是圣人首肯的,总不能不认吧?”

“自然不能不认。老六成亲之前,你我和老五的王妃必会定下。你说老五若是娶个出身高贵的王妃……”

裴晏迟疑道:“二哥的意思是,我们要帮老五?这样的确可能让老大和他反目。”

裴明一噎,把话说得更明白些:“自然要帮,但有限度。”

裴明眼神幽深,暗忖,老三虽一心一意向着他,可这心思太过浅薄,说不得哪日便成了老大攻讦他的弱点。

裴晏不是笨人,也反应了过来——要让老大感觉到老五心大心野,却又不能真的让老五成事,娶个助力回去。

二人又商议了些别的,裴晏摸着下唇道:“二嫂有人选么?我觉得那魏纤尘不错。”瞧着高傲贞洁,还不知道在床帐里求饶求欢时是个什么模样。

兄弟二人都好这口,心照不宣地笑起来。

“魏纤尘不错,不过魏圆老奸巨猾,也不知道有没有别的打算。其乃文官之首,我若真娶了她,可就只能委屈你了。”

裴晏毫不在意地摆摆手:“娶妻娶贤,纳妾纳美,回头哥哥多给我物色几个绝色佳人便是。王妃,那是王府的门面,端庄聪慧些、别太丑便好。”

兄弟二人一母同胞,便是为了太子地位稳固,圣人也不会同意他们都娶高门贵女,而且二哥娶了文官之女,他最好能娶个武官的女儿,如此一来也算为二哥增添助力。

裴明心下感动,揽过弟弟的肩膀便道:“以后的美人儿你先享用,哥哥绝不跟你争。”

这话裴晏喜欢听,但还是道:“一起享受更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