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吾皇 > 第58章 简繁之争(一)

第58章 简繁之争(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姜咹把谢尚匀骂了一通之后,心里也有点悔恨,谢尚匀虽然跟她是老乡,可他们身份地位完全不可比,他早早就是金尊玉贵的谢大公子,她却只是个小太监。

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谢尚匀早就离宫,她也不想去找他。待到郑十三去上朝,姜咹便去建福宫找永安公主。

永安见到她,倒是笑了,“小安子,你出狱了?来找本宫,为了何事?”

姜咹行了礼,“小人昨日回的宫,今日前来想求公主一件事。小人已经与那些读书人约好,明日晚间在第一楼设宴答谢他们的深情厚意,但是小人也想将陛下带去与他们见见,可是陛下出宫不容易,小人便想请公主帮帮忙。”

永安诧异地看着姜咹,姜咹此举的意义她自然明白,就跟她之前在庄子里宴请那些读书人一样,不过她是为了自己,而姜咹则全无私心。

眼前这个小太监倒是屡屡做些让她侧目的事情,永安不由心叹,这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惜怎么就做了太监?“小安子,你就这么笃定本宫会出手助你?要是本宫不同意呢?”

姜咹道:“公主殿下既然愿意进宫陪伴陛下,自然也愿意跟陛下深度合作,咱们陛下又是个重情重义的,待到亲政以后,必不会亏待公主殿下。”

张口即来的画大饼,引得永安笑着看了她一眼,没说话,但也没拒绝。

姜咹大喜道:“小安子多谢公主殿下!”

不过听她提起明晚的宴请,永安想到自己上次举办的集会,便想到在集会上大出风头的姜安,于是她道:“小安子,你上次在本宫举办的集会上作的两首诗词,真是不错。没想到你小小年纪,胆识、文采、样貌和手段,各个不俗。本宫倒也很好奇,你这小子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都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希望你不要让本宫失望。”

姜咹没想到永安竟还记得这件事,听她如此言语,自己反倒不好意思起来,脸一下子便红了,“多谢公主殿下谬赞,小人不过是个小太监,再有发展也不会发展成什么样。让公主殿下见笑了。”

永安却道:“跟你这么说,自然不是取笑你的意思,我朝历代帝王皆以鼓励教育为主,你小小年纪有如此成就,本宫倒希望你能成为世人的榜样,能重新带起世人重视子孙教育的风潮。”

说到最后,永安抬头看向太阳升起的东方,明明是旭日东升充满希望的早晨,可她的语气和神情里却有一股忽略不了的忧愁,让姜咹听着也觉得心里不舒服。

她从没想过永安公主居然有如此胸怀,她之前竟错看了她。

“公主殿下一介女流亦能如此心怀天下,真是我辈楷模,也是百姓之福。让人既佩服又敬重。若是在这一块有用得着姜安的地方,姜安自是鞍前马后任凭驱使。”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眼中都有了怜惜之意。

忽然院子外人声响动,只见采薇急匆匆地赶回来,神色颇为紧张,“公主,公主,不好了!”见到永安身后的姜咹却突然止了声停了步。

姜咹便打算告辞,倒是永安看了采薇一眼,“究竟什么事,让你如此慌张?”

采薇知道公主这是不回避旁边的小太监的意思,于是直接道出实情:“是前朝传来的消息,陛下打算在科举出榜后推行简、简笔字和白话文。”

永安一头雾水,“什么是简笔字和白话文?”想到姜咹是永献帝身边的贴身太监,转身问她,“你可知道?”

姜咹自然知道,但是她倒是没想到郑十三居然打算现在就推行,见永安公主问,便道:“简笔字其实就是简化我们现在的字的笔画,好方便人们识记背默,比如把‘学习’简化成‘学习’,这就是简笔字。”

怕两人不理解,姜咹还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了乔从西做的炭铅笔,将字写在自己的手心给她们看。

永安顿时来了兴趣,这可真是个好点子!她可以看出,如果真的推出这套简笔字的话,那么她刚刚还在忧心的国民教育问题,间接就有了解决方法。

郑朝老百姓为何不愿意送子孙学习?其中一个便是负担太重,虽然朝廷一直鼓励教育,努力减免学费杂费,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笔墨纸砚也是好大一笔开支,现在简笔字推行之后,可以大大节省孩子的学习成本。这样一来,愿意学习的人肯定会大大增加。

“这简笔字真不错,是你跟陛下一起想出来的?”

姜咹低下头,苦笑道:“小人哪有这能耐?必然是高夫子和陛下两人一起钻研出来的。”她曾跟郑十三提过这个事情,但是她并不打算承认是自己的主意。

永安丝毫也不怀疑,想到自己进宫后陛下确实每日苦读不断,日日跟着高夫子刻苦学习,便道:“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大功德。咱们去前朝看看。”说着,便抬脚往外走。

姜咹来不及劝阻,见采薇则一脸高兴地跟上去,只得也跟着。三人一路来到金銮殿殿外,只听里面人声鼎沸,煞是热闹——

“陛下,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我朝如今推行的这一套文字源远流长,乃是从有几千年历史的秦篆演化而来的,每一个字都有其深刻含义,如何能轻易改变?这不是数典忘祖大逆不道吗?!”

声音铿锵有力,姜咹猜是哪一个年轻力壮的官员。

“陛下,臣附议。您所说的简笔画不仅破坏了我朝文字的历史,还丢弃了它们的美感,若以后都是简笔字,那那些文人骚客书画大家还怎么写出飘逸俊秀的书法名作来?难道就写这么些一看上去就没有什么含义的简笔字吗?那书法最重要的一切不都被破坏了吗?!”

又是一个不赞同的。姜咹瞥了眼旁边的永安公主,只见她神情若有所思。

“你们放屁!”

一声高喝打断了姜咹的眼光,永安也回过神来,只听殿里有人道——

“我就觉得这个简笔字很好特别好!奶奶的,爷爷我就因为从小怕写字,所以才逃去当兵的!要是小的时候就有这些字,我还会怕吗?自然不会。也就不用跑到军队里九什么生了!我举双手赞成推行简笔字。”

永安笑了,低声对迷惑的姜咹解释,“这是武威将军季建群,据说从小怕写字,后来才被季将军送去当兵的。他上朝时一向不参与讨论,今日确实不一般。”

接着一个晴朗的声音道——

“回禀陛下,臣附议。武威将军话糙理不糙,我朝一向重视教育,自太祖起,为鼓励百姓重视教育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收效甚微。如今简笔字一推行,方便好记易学,不仅可以让适龄儿童学习简单起来,就是过了年岁的成人也可以学习,从而大大提升我朝臣民的教育水平。臣觉得,此举甚善。”

“哼!”一声冷哼打断了那人的说话,“提升了百姓的教育水平又如何?难道让他们各个都当官?那这样一来,谁是民?百姓各个都只知读书识字,不事生产,咱们的衣食住行该怎么解决?这世道,人本就是三六九等的,若个个当官,还不反了天了?”

“臣反对摄政王所说的,人人接受教育,又不是人人不事生产。再说了,读了书便能当官的话,那自古以来为何还有那么多名落孙山之人?接受教育是接受教育,科举当官是科举当官,二者不必混为一谈。”

殿里争吵不断,殿外的三人听得津津有味。这已是姜咹第二次亲耳听到郑十三上朝时朝臣的情形,上一次是她和谢尚匀被提审的时候。

永安知道小安子见识不俗,便问道:“小安子,关于简笔字,你是怎么看的?”

姜咹本就是伶俐的人,加之了解了永安的心思,于是也不瞒她,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推行简笔字非常好。有人担心简笔字一推行,识字读书的人多了,会抢了自己的当官的机会。我不这么看,本来吧,考功名就是个需要努力、运气和天分的事情,哪会个个这么容易?倒是老百姓的识字率上来了,做事情更有章法,稍微懂得在做事的过程思考一番,那便给各行各业都注入了新的血液,这血液也就会变成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这一番话其实姜咹在现代早就见识过了,可永安身为古代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又新奇又合理,听得她不住地点头,“你说的不错,小安子,你真是太聪明了。”

“要不,本宫跟陛下说一声,以后你就跟着本宫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