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喂!我不叫谈郁李 > 第29章 第 29 章

第29章 第 2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曲屏刚露出笑容,就见元太妃低伏着身子直咳嗽。

声音近乎歇斯底里,似乎惊扰了身体的所有器官,叫人听着揪心。

曲屏还未反应过来,左手便已轻拍她的脊背。

“太妃娘娘,太妃娘娘!”

元太妃原本苍白的脸多了些病态的红晕,剧烈的咳嗽声平缓下来。

曲屏松了一口气,小声道:“现在好些了吗?”

尾音刚落,元太妃倏地呕出一口血来。

白筝及时将帕子递了上去,可元太妃嘴角仍沾着血迹,更衬得唇色发青。

“……太妃娘娘。”

呕了血,元太妃反倒没再咳嗽了。

她右手拍拍曲屏的手背,说了声:“怎么这么冰……”

“你不跟他成婚了?”

话题跳得太快,曲屏只得点了点头。

“人说富贵之家出情种,方弥谨生于微末,骤然得势却能不忘初心,实在难能可贵……你不后悔?”

元太妃半靠在曲屏的怀中,带来丝丝温热。

曲屏只觉得像是抱了一块冰,时间久了才恍然有了温度。

她没有告诉元太妃真相,她不想元太妃伤心。

就让太妃娘娘将我当成谈郁李吧,这样太妃娘娘就不会徒增伤心了。

曲屏故作轻松道:“不后悔,至少我现在不后悔。”

“你要离开京城吗?”元太妃语气殷切。

“太妃娘娘,我原本就不该待在京城,”顿了顿,她又找补道:“这些年我四处讨生活,早过不惯这种富贵日子了。”

元太妃释然一笑,让白筝拿了一个木盒过来交给她。

“这是我年少时得的一样东西,于你或许会有用处,便送你了。”

曲屏打开木盒,诧异地看着盒中的粉色干花。

“本是给你准备的新婚礼物,没想到今日方能送出去。”

“太妃娘娘,这东西我不能收。”

她虽看不出是什么花,可元太妃能收几十年,定然十分珍贵。

她这人虽爱占小便宜,到底有些底线。

这是属于谈郁李的礼物。

“收下吧,别想太多,”元太妃叹了一口气,道:“离开京城也好,你困在这里太久了……”

“轩儿还没回来吗?”说这话时元太妃声音格外的轻。

白筝哭着摇了摇头,“已经在路上了,娘娘您很快就能见到了。”

元太妃眼皮耷拉着,长叹一声,让一个丫鬟领着曲屏走了出去。

还未踏出房门,后边就传来止不住的抽泣声。

“娘娘……”

怀中的温度早已远去,她好似有些冷地缩了缩脖子。

耳边响起元太妃方才的话,曲屏有些恍惚。

“你走吧,只管往前走,不要回头……”

曲屏一步不停,木讷地朝大门走去。

却见门口一人从马上摔滑下来,踉踉跄跄地跑了进来。

那匹白马累倒在地。

这人面容坚毅,身材高大。一阵热浪袭来,不过几步他就与曲屏擦肩而过。

“王爷。”

“我母妃呢!”

一个丫鬟怯怯地说道:“太妃娘娘在里面,已经……”

安王一把将人推开,径直朝寝房跑了过去。

曲屏不再细看,疾步朝外走去。

这世间之事,从来如此。她不愿看见这些,可却总叫她遇上,避无可避。

如今还未拂晓,城门紧闭,曲屏遂朝城门附近的那间破庙走去。

清风吹拂,杂草间响起零散的蟋蟀声,一片昏暗中,曲屏紧攥包袱走至庙门。

借着月色,曲屏仰头看门上的牌匾。

——山神庙。

这些日子虽没特意识字,可因着无聊,囫囵吞枣地看了不少话本子,倒也认得不少字了,便是这常用的篆体也认得一些。

门口横七竖八躺了三四个乞丐,袒胸露背,其中一个怀中抱着一个破旧包袱。

他咂吧两下嘴,复又打起鼾来。

曲屏抬眼看了一眼里面,便跨过门槛,轻步走了进去。

光线昏暗看不真切,也不知有没有其他人。

只是若没有其他人,那几个乞丐没道理只睡在外头。

思量间,曲屏径直走至木柱旁靠坐,眯了一会儿。

感受到一股推力,曲屏睁眼便见面前站了一个身材高大的大汉,这人皮肤黝黑,满脸络腮胡,眉眼却极为柔和。

这大汉看着不过四五十岁,发须花白,此时正双眼圆瞪,大力推搡着她。

“好小子,你可算是醒了。”

大汉一把将曲屏提溜起来,又道:“我既留宿于此,这儿就是我的地盘。”

曲屏双脚离地,使劲浑身解数挣扎竟无法挣脱。

她心头一惊,心知不敌,便讨饶道:“好汉饶命,我实不知。”

大汉道:“我要你性命作甚?”

话音刚落,曲屏便被他扔了出去。

曲屏趴在地上怔楞片刻,揉了揉膝盖。

这样深厚的内力,这样刚强的武功,她虽只会点拳脚功夫,可这些年来,还从未遇见这样厉害的人物。

她竟如待宰的羔羊一般,毫无招架之力。

富贵险中求,曲屏心念一动,跪伏在地,朗声道:“大侠武功高强,小女子甘拜下风。”

大汉哼了一声,将她方才掉落的银锭扔了出来。

银锭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门口的乞丐全惊醒了。

他们几人手忙脚乱,朝着里间不住磕头,声音混杂。

“好汉饶命!”

“大侠饶命!”

曲屏见这人没有发怒,便将银锭捡起,双手捧着,仰头道:“小女子是真心敬佩大侠,不知大侠可愿收我为徒?”

大汉诧异地看了眼曲屏,笑道:“你不怕我?”

“不怕,我是敬您!”

大汉又道:“我从不收徒。”

“大侠,我手头有些——”

“小女娃,我不收徒,天亮了,你快些走吧。”

曲屏拧眉看了眼灰白的天空,转过脸来朝大汉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来。

她道:“大侠,我叫曲屏,若日后有缘再次相见,我再求您收我为徒。”

大汉朗声大笑,“小女娃爽快,我早不用本来名字了,江湖中人给我安了个诨名‘疯胡子’,我初时不喜欢得紧,如今听惯了倒觉着不错,曲丫头,你也叫我疯胡子吧。”

曲屏笑出声来,心道:好奇怪的绰号,却也有些贴切。

离开破庙后,曲屏直奔城门而去。

刚到城门口,便见几个守卫拿着画像急匆匆地跑过来。

曲屏心中一咯噔。

难不成跟电视剧里的一样,方弥谨派人来通缉她了?

眼见前边没几个人了,曲屏一边思量着如果被发现如何逃走,一边故作镇定地同后边的几人套话。

“大娘,这是怎么了,怎么还来了官兵?”

后边身穿褐色短衣的妇人缩着脑袋说道:“听说是在捉拿犯人,还是大理寺卿亲自派人的。”

“方,方大人?他不是今日成亲吗?这大清早的还没迎亲呢,他怎么抽得开身?”

另一个青年男子低头嘿了一声,道:“元太妃殁了,方才我就瞧见官兵四处张贴诏书呢,上面写着禁婚三月,以示哀痛。”

“方大人的婚期只能延后了。”

虽早知此事,可从旁人口中再次听到,曲屏还是有些难受。

曲屏伸长脖子去看画像,只从背面便瞧见脸上的胡子。

原来要找的是个男子。

曲屏松了一口气。

也许方弥谨现在还不知道她跑了呢,皇帝既然下了诏书,那整个京城自然都知晓了。

便是谈家知道她跑了,第一时间也只会选择隐瞒。

至于方弥谨,他一睁眼便亲自捉拿人,自然没闲工夫搭理她。

就是听说了,恐怕也不会当回事。

他那样聪慧的人,又怎么会看不出她是假的谈郁李呢?

曲屏很快就出了城,她背着来时的包袱,右手摸了摸脸颊,道:“可惜这几个月白白浪费了小彤不少香膏,过不了几天又会恢复原样了。”

走远了又扭头看了眼城门,却见上面站了一个人。

那人身着月牙白齐地长袍,看不清面容。

他直视着前方,不知在那儿站了多久。

曲屏环顾四周,也没瞧见有什么异常的。

便不再看他,一蹦一跳的朝前方跑去。

她大张着手臂,因着奔跑,肩上的包袱一颠一颠地砸着脊背。

再次路过来时的书院,这次院前空无一人,曲屏这才想起今日是休沐。

远远就瞧见竹子上那个秋千,上面的竹叶枯萎了一些,曲屏再次踏着枝干飞了上去,却没有坐在秋千上。

她将之前编织的秋千解开,飞身回落在地,松开手,让竹子慢慢恢复原状。

“真是一片孤独的竹林……”

曲屏踏着野草,彻底离开了京城。

她站在分岔路口,毅然朝右边走去。

她不想原路返回,她又要去一个新的地方。

就像三个多月前她来到京城那样。

*

晚风习习,方弥谨孤身坐在树下饮酒,他连饮数杯,低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方云宝走上前将酒壶收入怀中,见方弥谨神色自若,他嘟囔道:“大人明日就要成亲了,怎么现在还喝酒?”

方弥谨将杯中残留的酒一饮而尽,看着树枝上的弯月道:“不碍事,这酒不醉人。”

方云宝回了句,“大人明日可有得喝呢!”

听语气不大高兴。

方弥谨偏头看了他一眼,低声问道:“云宝见了谈二小姐,觉得她如何?”

“不如何,不过大人喜欢,云宝便也喜欢。”

方弥谨哑然失笑,“明日成不了亲了。”

方云宝惊道:“怎么会?连婚服都试好了。”

明知他听不懂,方弥谨还是慢悠悠地解释道:“若不是这些时日谈家将她回来的事传得沸沸扬扬,元太妃恐怕撑不到今日,如今……谈二小姐再也不会回来了。”

方云宝挠了挠头,疑惑道:“谈二小姐不是就在谈宅吗?大人怎么会这么说?”

“云宝,她既然十年前便走了,那便不会再回来了,这世间有没有谈二小姐不重要,她是生是死也不重要,他们不会在意。”

“大人,你是不是醉了?”方云宝听不明白,搀着他回房。

方弥谨低声道:“我不会喝醉的,明日还有要事。”

暗夜中,方弥谨躺在床上,眼神清明,他低声呢喃:“真想喝个烂醉。”

翌日清晨,张向松大步走进院中,却见方弥谨早已穿好常服,正在用早膳。

“元太妃昨夜殁了,安王擅自回京,陛下也没有怪罪。”

方弥谨点了点头,道:“陛下可有下诏?”

张向松点头,沉声说道:“眼下朝中大臣大半都在弹劾安王,你这婚事短时间内都成不了了。”

“本来也没想能成。”

听到这话,张向松一怔。

想起张向安的反常,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前几日思微去了一趟谈家,回来后一直郁郁寡欢,这其中定有古怪。”

方弥谨站起身来,走至窗下,轻声道:“谈家隐瞒了谈郁李的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