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惜罇空 > 第43章 使玉沉星夜阑珊

第43章 使玉沉星夜阑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暮色如墨般自天际洇染而下,王礼应瀛君之令来到太子府时,天彻底暗了下去,一入秋,晚上的风吹的便有些萧瑟,檐角的风铃被秋风撞出零落的清响。

夜羽推开书房的门,禀报:“殿下,大监来了。”

萧玄烨彼时正同谢千弦下棋,他执棋的手悬在半空,正是分胜负的关键,便道:“请进来。”

王礼走进来,便看见储君正对着一盘棋苦思,躬身笑道:“小人瞧着天也晚了,殿下该早些休息才是。”

萧玄烨于是将目光移开,问:“大监来此,可是有事?”

“小人,自是替君上办事。”说着,王礼一甩手中拂尘,从宽袖中拿出个玉盒,个头不大,像是装的什么饰品。

萧玄烨示意谢千弦接过,刚要打开看,王礼便劝:“殿下,小人这便告退了,还是…等小人走了再看吧。”

听他这么说,萧玄烨便微微皱起了眉,他想,这里面难不成什么装的是诏书?

他命夜羽将人送走后,便盯着这盒子发呆,指尖划过玉盒冰凉的浮雕螭纹,他拿在手里掂了掂,估摸着重量,他还是觉得,应当是些饰品。

“殿下,”谢千弦轻轻开口,思及王礼所说,他也看出这里面应当是什么私密的物件,便问:“小人,也回避一下吧?”

萧玄烨对他摇头,就让他坐在自己对面,而后打开了玉盒…

那盒子打开的一瞬间,露出来的确实是一块玉,哪怕只是粗略一看,也看的出此玉上乘,通体翠绿,只渗有几缕血丝…

血丝沁玉的纹路在烛光下蜿蜒如泣,青玉里倒映着他眼里的恍然…

这是,他母亲的玉…

玉有五德,润泽以温是谓仁,廉而不刿是谓义,垂之如坠是谓礼,缜密以粟是谓智,孚尹旁达是谓信[1]…

昔日母亲兄长还在世时,母亲对那时的太子哥哥说,要他修五德,做君子,当年母亲将这块青玉系在兄长颈间时,自己还只是个四岁的孩子,而今余温尚存的玉璧倒映着他眉间深痕,竟与记忆中那个孩童的面容重叠出诡谲的相似。

瀛君把这块玉送回到自己手里,也是要提醒自己,修五德,做君子,但为何是这块玉呢?

他是在告诉自己,这么多年来,念着旧人的,不是只有自己…

那坐在明堂上的人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弱点,只要给自己这一点希望,就能让自己死心塌地的为他付出,无论他怎样对待自己,无视,或是弃之不顾…

谢千弦不知后者事,但从瀛君赏下一块玉来看,他也看出这是今上给太子认错,但毕竟是一国之君,也只能给太子个台阶,让他自己下来。

他思索着开口:“那看来,君上是想同殿下和好了?”

萧玄烨的目光还在那玉上停留,贪恋着上面残留的余温,随后深吸一口气,移开了视线,问:“怎么说?”

“上古造字,玉王同字,”谢千弦的声音轻如落羽,指尖点过玉璧上暗红的血沁:“玉字,三横一竖,三横,乃天、地、人…

一竖,乃参通天地人者,是谓王[2]。”

“先有人凭一句烨名者,天子也,让殿下君上离心,今战事吃紧,所以君上赏下一块玉,要殿下出面,去处理西境之事。”

萧玄烨静静听着,他从谢千弦的话里听出了一丝激动,一丝期许,尤其是那番王者之论。

从前他也听过许多王者之论,自瀛君口中,是说给先太子稷,自太傅口中,也许有一半是说给自己,可自李寒之口中呢?

他看着谢千弦泛着星光的桃花眼,烛火在他琥珀色的瞳仁里摇曳成星,那眼里似乎无论何时都只装得下自己,他问:“你觉得,我会做王?”

与萧玄烨相识这几个月来,这是谢千弦第一次从他口中听到这个字,不免有些激动,可这份激动没有被他过多表现,转而以一种郑重的,珍视的口吻:“殿下,会是帝。”

帝…

瀛国现在都还未称王,李寒之却已经说到了要称帝,任谁人听了,都会觉得这是戏言,可他说出这个字时过于认真了。

萧玄烨被他这份抱负感染,却同以往的患得患失一样,道:“若是你见过我兄长,你一定很喜欢他。”

“谁说的。”谢千弦佯作生气,嘟囔道:“殿下是殿下,因为是殿下,小人才甘愿追随,换做他人,可不一定了。”

“殿下总是怀疑小人…我好累的。”说着,谢千弦叹一口气,可眼里分明躺着不自知的笑意。

萧玄烨也不想显得太过矫情,于是向他招招手,“过来。”

谢千弦便十分乖顺的走过去,萧玄烨便把这玉系在了他腰间,又向后倾身看了看,原本腰间就被腰带勾勒出恰到好处的腰身,如今再加一点点缀,仔细品品,腰身那一块看去愈发妙不可言。

谢千弦却有些推辞:“君上赏的,小人不敢要。”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让你戴,你便戴着。”

谢千弦于是拿着那块玉仔细看了看,又想到白日里的事情,垂着眸问:“殿下日里说,喜欢…”

“是喜欢什么?”

萧玄烨只盯着他手里的玉一言不发,不知究竟是在看那玉,还是在看那腰。

但他自然不会说,那个时候,他想起西境使臣带来的礼物里,有许多西境的饰品,其中不乏许多腰链…

缀着孔雀石的银穗本就该垂在这样的腰际,那个时候,他就想拿一条来挂在这人的腰上。

他收起这些心思,只道:“明日事多,去休息吧。”

暮色一样将相府飞檐浸成泼墨剪影,朱漆大门在身后发出沉重的叹息,惊起檐角栖息的鸟雀,在相府待了一日的裴子尚与韩渊也才出来。

日里与殷闻礼商谈相王一事,双方各执一词,都要让自家国君做大,可此事本是瀛国主动与齐国邦交,齐公又是周氏宗亲,齐之国力也在瀛之上,哪怕瀛君年长,但齐公为大,这是必定的。

双方便又在何处称王起了争执,一个说要在瀛阙京,一个说要在齐临瞿,原本僵持不下,可韩渊中途叫停,出去了一会儿,后来,殷闻礼也出去了,再后来,双方竟就默契的敲定了。

称王,是为向天下宣告战国之霸主地位,便定在了天子脚下,周王畿[3]内。

此刻出了相府,裴子尚可一直没忘心里的疑虑,日里韩渊借口离席时,那瀛相眼底闪过的,分明是猎户看见陷阱落成时的精光。

趁着未与韩渊分开,他忽然问:“左徒大人与瀛相认识?”

韩渊淡然一笑,反问:“上将军何出此言?”

裴子尚停下脚,转身却看着这人笑里藏刀,带着丝探究:“君上顾虑左徒大人性烈,不满与瀛结盟一事,故而让我同左徒大人一道入瀛…”

“如今看来,”他一边说着,一边加重了话语中的猜疑,“左徒与瀛相相谈甚欢,倒是君上多虑了?”

这话说的如此明显,韩渊自然听得出,他是怀疑自己和瀛勾结。

但想起在令尹府时,慎闾派去刺杀瀛使的刺客都被裴子尚挡了回来,韩渊轻笑一声,却仍带着恭敬,余晖落进他深不见底的瞳仁,他幽幽问:“那上将军,又收了瀛使,多少的好处?”

裴子尚眉头皱起,显然觉得此言太过荒谬。

如今的齐国之所以能成南方霸主,他裴子尚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现在怀疑他对齐国不忠,岂非是天大的笑话?

韩渊却依旧带着笑意,只是话中的讽刺不减,“上将军既为战将,又岂不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今日战机可让,来日,将军血拼多年打下的江山…”说着,韩渊轻飘飘扫了他一眼,说出了下言,“便也一并,送给瀛人罢了。”

而后,韩渊拂袖离去,裴子尚望着他渐次没入黑暗的背影,耳边仍是他的最后一言。

战机,他自然明白,战国无战事,那就是笑话。

而要想得到一个必胜的战机,又是多千载难逢的事?

将军的仁慈,是要用将士的白骨来换的…

于是他握着马鞭的手紧了紧,恨自己不争气,终究被私情左右,可事已至此,也只能默默叹一口气。

再想起韩渊这番说辞,一时间,他对这位忠贞不二的左徒,倒有些猜不透了…

相府之内,送走了这二人,亦再迎来了位客人。

“相邦大人。”沈遇躬身行礼,眼底一片黯淡。

殷闻礼只是轻轻扫他一眼,用盖碗拂去盏中浮沫,这才不紧不慢得回了句:“你这次做的不错。”

“可惜…”沈遇喉间发出沉闷的叹息,却道:“小人以为,相邦让公子璟辞去此次和亲事宜,是为不妥。”

“噔!”

殷闻礼将手中茶盏放在桌上,发出不轻不响的叩击声,让人分不清息怒,却见他漫步绕过了沈遇,转而注视着那轮明月。

沈遇这才继续道:“小人来时,看见大监往太子府的方向去…”

殷闻礼负手而立,虽未出声,眼中精光却愈来愈浓。

“大人近来,似乎太过劳累了。”沈遇眼珠转动,思索着下言,“今上,可就等着相邦松懈呢。”

“呵!”殷闻礼忽然低笑一声,惊散满室暗流,他问:“观花不察其实,赏月不问其阴,不亦谬乎?”

“亏本的买卖,本相可不做。”

……

月色愈发浓烈,映出纱窗上坐起的人影。

一番缠绵后,晏殊顾自坐起,背对着宇文护,弯下腰捡起方才被那疯子扯掉的亵衣,披在肩上,隔绝了背后那道滚烫的落在自己身体上的视线,也盖住了满身的爱痕。

宇文护就侧躺着看着他,晏殊慢条斯理的做着这一切,像是场精心排练过的勾引,处处都透露着不自知的邀请。

想起方才二人未尽的话题,晏殊问:“他真是这么说的?”

宇文护自然知道这个“他”指的是苏武,但眼下谈情说爱的时候,他可不想晏殊和自己说别的男人。

于是故意拉长语调轻哼一声,邪笑:“晏大人,你总爱和我提起别的男人,是不是不太好啊。”

“和你说正事。”晏殊回过头瞥了他一眼,果然就看到他一脸意犹未尽。

“你还不走?”晏殊没有再看他。

宇文护主动出击,直勾勾盯着他:“你舍得我走?”

晏殊就不回答,感受着自己将将平复下来的呼吸又一次炽热起来,待回过神来时,早已被宇文护拉去了被窝里。

宇文护躺着也不安生,三两下剥去了他刚穿好的亵衣,又自背后把人整个罩在怀里,贪婪的吸着晏殊的气味,方才满意,“那个苏武,我会派人去查的。”

晏殊与他一手交握,看着摇晃在面前的玉扳指,道:“此人得留在我身边。”

确实要留下,苏武看着毫无智谋,但如果与谢千弦有关,他怎么会放一个这样的人在自己身边?

身后的人一听这话,瞬间有些不满,“我把他阉了,再放在你身边。”

晏殊无奈一笑,但慢慢的,神色也凝重起来,“他若不是坦坦荡荡,我也许知道他是谁送来的。”

“谁?”

晏殊却抽回了原本与他交握的手,缩回被窝里,淡淡道:“明日还要上朝,不说了。”

对于他这番回应,宇文护心中不满,于是用行动回应,膝盖分开晏殊双腿,复又顶入。

同在中原这片星穹下,有人欢喜,便有人愁。

昔日醉心楼曾是那样繁华的烟花之地,停业的这几天,人去楼空,芈浔站在高楼之上,倒也不觉得可惜。

有脚步声从背后传来,芈浔转身看去,正是曾受他意扮成老鸨的姑娘。

“小榕。”芈浔对着她淡然一笑,那被唤作小榕的姑娘反倒脚步一滞。

他们做的这些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就算成功,也不见得有几人可以全身而退,为何从芈浔的脸上,却看不见半分惊恐呢?

“先生。”小榕收拾好情绪,“兄长传来消息,一切都准备妥当,但听先生调遣。”

“好,”芈浔把玩着手中折扇,但看着眼前这个姑娘,心中淌过一丝歉意,只能苦笑一声:“对不住你二人。”

“先生别这么说!”小榕咬紧了牙,“若能送太子殿下归国,我与兄长,万死不辞!”

芈浔拍拍她,依旧云淡风轻,可这一招离心计只能拖延时间,坚持不了太久,好在联军将至邛崃,一切,都快要结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