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挺直脊背,习惯性晃着脑袋,朗声背诵起来:“天地玄黄……雾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果珍李……”
林晓仔细回想了一番,还是想不起来后头接的是啥,面上不由得浮现沮丧之色,“就差三句了,偏偏想不起来,我还得多看多记才好。”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谢瑜接着林晓方才的,将千字文第一段补充完整。
几个书生郎闻声纷纷回头,异口同声道:“你是何人?竟能背下这千字文。”
青衣少年双手反剪胸前,上上下下打量着谢瑜,眼里盛满敬佩的光。
下一瞬,发觉谢瑜十分眼生,眼中的敬佩又变成了警惕,“不对,你不是我们村里人。我从未见过你。”
他视线一错,落在了谢瑜身边的两个小萝卜头身上,“承哥儿、予哥儿,他是谁?”
林承不喜欢这些堂兄,小手拽着谢瑜的衣摆,悄悄躲在了谢瑜身后,不想搭理面前的人。
林予也不太喜欢林晓这些人,家境差太多了,玩不到一起,而且林晓这些人自诩高人一等,总是拿他和承哥儿说笑,很是讨厌。
但他不想在谢瑜面前显露不好的一面,耐着性子道:“我的远房表兄,谢瑜。”
“瑜,美玉,你这个表兄名字取得好啊!长得又是一表人才,看着比夫子都要有气质,读过的书一定不少。”青衣少年名叫林旭,毫不吝啬对谢瑜的夸赞之词。
“哈哈,多谢夸赞,不过读了好些年的书罢了。”谢瑜事事观察入微,自然发觉予哥儿与承哥儿的异样,敷衍的应了一句,不想深聊下去。
谢瑜长相显嫩,就是身量高了些,林旭林晓几人都把他当成大哥哥看待,聊起天也没什么距离感。
“谢兄可考取了功名?”林晓突然冒昧发问。
林予闻言皱眉,冷冷的盯了林晓一眼,若视线能化作刀,想来林晓的脸这会儿已经见血了。
“管好你自己吧,一小段文字都背不下来,还有闲工夫打听别人的事情。”
“呵呵,说得跟你能背一样!”林晓瞥了林予一眼,语气轻蔑。
林旭立马帮声:“就是就是,连书都没摸过,也没钱上学堂的人,在这放什么大话!”
“天地玄黄……鳞潜羽翔。”林予懒得同林旭林晓等人掰扯下去,张口就将方才林晓背的那一段文字给复述一遍。
这一遭,把谢瑜都给震住了,他自己读书的资质就很不错,但尚且做不到只听一次就能完整背诵出来的程度。
虽然林予没有上过学,更不曾看过千字文,但他背诵这段文字十分熟稔,毫无停顿,一气呵成。
这记忆力着实顶尖!
有这个顶级资质,不读书可惜了啊!
“哇!哥好厉害!只听了一次就能背出来了!”
谢瑜笑着夸奖:“很优秀!”
林旭林晓黑着脸,气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哈哈,旭哥晓哥,上学去上学去,跟他们没钱读书的人说这些做什么?浪费时间罢了。”褐色衣衫的少年开口暖场,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闹僵了也不好。
再者,他们在这儿耽误的时间也不少了,再不出发去学堂,估计要迟到了。
“哼!我们走!”林晓白了林予一眼,转头离去。
瞧着几人离开后,谢瑜三人才继续往家里走去。
天朗气清,草木满目翠绿葱茏,暖融融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洗去一身污秽疲乏,叫人心明气清。
此一遭对谢瑜来说没有任何影响,林承心大,瞧着对林承也无甚影响。
倒是……
谢瑜扯了扯嘴角,目光飘向面色沉肃的林予。
予哥儿估计很不好受吧,性子早熟,又得知自己天赋异禀,奈何家中无力支撑他求学,怕是会容易内耗多思。
林承想不到这些事情,只由心的觉着林予很厉害,“哥刚刚太厉害了,堂兄们都不敢吱声。”
“叫他们之前老爱找我们的茬,现在好了,脸都黑完了,哈哈哈哈!”
谢瑜关心道:“他们对你们做了什么?”
林承瘪嘴,“说起来就生气,他们老是嘲笑我们穷,上不起学堂,还说我们身上臭的。”
说到臭,林承特意抬起手臂,嗅了嗅自己身上的味道,满脸疑惑,“可是我们都不臭啊,香香的呢,太阳的味道。”
“他们鼻子有问题罢了,不用在意他们的话。”谢瑜拍了拍林承的肩膀,安抚道。
“嗯!好!我才不搭理他们呢!”
林予没有反应,神情木木的往前走,好像没听见谢瑜和林承的话一样。
“予哥儿,你怎么了?”瞧着林予的状态,谢瑜有些担心。
该不会是被那几个坏小孩搞崩心态了吧?
“没,就是有些羡慕罢了。”他想读书的,读书明理,不说当什么大官,至少可以做个帐房先生,每月领了固定的月银,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大哥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打猎很辛苦,而且还十分危险,他想给大哥分担压力,想让大哥不用在那种危险的地方获取银钱。
可惜,这个想法难以实现……
林予抿抿唇,眼眶酸涩,这种感觉太无力了。
“不用羡慕他们,想学我可以教你。因为身体原因,我没有考取功名,但学识还是比很多人都要好的。”
得益于这副身体便宜爹娘对状元高官的渴盼,他三岁启蒙后,无论风吹下雨,身体是否不适,都要在书房里听从夫子的教导。
由于他身体病弱,学堂不敢收他,即便便宜爹娘威逼利诱,学堂仍旧不收他,无奈,只好请夫子上门一对一教授。
说来也是幸运,便宜爹娘请来的夫子居然是一位大人物,一位桃李满天下、满腹学识的首辅大人。
官场斗争让他心力交瘁,白了头发,为了过上闲云野鹤的生活,才避着众人来到边陲小城。
奈何随身盘缠用得太快,空有一身学识,无其他谋生手段,只能重操旧业,去应聘教书先生。
说起来,能遇见师父,属实是他运气好。
只可惜他身体不争气,不能亲自将师父所授化用于民,惠利于民。
“真的……真的可以吗!”林予身体一震,手微微颤抖,望向谢瑜的目光里全是惊喜之色。
“当然。”他现在有的是时间和精力。
“不过,纸笔难得,需要攒一攒钱,购置纸笔。这事情不可操之过急,需要慢慢的准备。”谢瑜思索一番后,给出了确切的答复。
“纸笔……读书人的物件,特别费银钱。”虽没读过书,但林予对读书所需的物件还是有几分了解的,面上露出难色。
“不慌,有心做事,无往不利。你记性好,开始时比同龄人少费纸笔,只不过,写出一手好字,得靠日积月累的训练,而且宜早不宜迟。”
“从今天开始,每天花半个时辰练悬腕,提升腕力。一手好字,会给文章添色不少。手先练稳,再练灵活。”
林予眼里闪烁着希冀的碎芒,“好,我会努力练习的。”
也会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珍惜谢瑜哥哥。
时间随风,溜走的悄无声息。很快,谢瑜三人就回到家了。
今早风不算大,阳光和煦,适合晾晒蒲公英叶子。
“有簸箕么?竹竿子也行,能挂蒲公英叶子就成。”谢瑜拎着菜篮子坐在院子里的水缸旁边,蒲公英叶子上面积累了许多灰尘,需要先清洗过才能晾晒出去。
林予闻声立马放下手里的活计,转身跑向小库房,找来了一个大竹簸箕,顺便扯了两根细竹竿子出来,走到谢瑜面前来问。
“这些够晾晒么?”
谢瑜扫了一眼,摇头:“还不够,再来几根竹子。这蒲公英叶子不能晒太久,也不能晒太密,晒到半蔫巴的状态就可以收回来了。”
林承凑到谢瑜身边,讲究一个不懂就问,“怎么看是不是半蔫巴。”
“叶片边缘耷拉了,也就成了。看不懂不要紧,一会儿时间到了我喊你们一起收,到时候你们仔细观察叶片的样子,下次就会判断了。”
谢瑜偏头,笑着看向林承。
另一边,林予将竹簸箕搁到矮干柴火堆上,把竹竿均匀摆放到两堆柴火上方,方便一会儿晒蒲公英叶片。
过了一会儿,谢瑜朝林予招手,“予哥儿,过来把这些洗干净的叶子拿过去晾晒。”
林予立马回头应好,从谢瑜手里拎过滴水的菜篮子,朝柴堆那边走去。
到位后,他把蒲公英叶片一根根整齐地摆放在竹子簸箕里。
蒲公英叶子肥嫩,但整体来说不算厚的,不能摊开晒,不然水分全没了,用盐腌过后会很干,像木柴干树叶一样,口感不好。
柔柔阳光暖暖的笼罩在身上,驱散人心里、眼底的阴霾,林予摆放完蒲公英叶片,闭眼仰面朝天,静静站在院子里,沐浴着暖光,觉着未来一片向好。
三人慢悠悠的做着活,还未到中午,就将所有的蒲公英都清洗晾晒好了。
闲着无事,身体状态也还算可以,谢瑜就吆喝承哥儿、予哥儿一起,到江边去挖沙子,做一个简易的沙盘练字。
“你大哥会做抽屉么?”去江边取沙子的途中,谢瑜问承哥儿和予哥儿。
林予点头,“会的,大哥几乎什么都会。”
那就好,他原先有些担心沙盘还要请人做,会花费一笔银钱出去。林安会做就好,这样又可以省出一笔钱来。
他们现在家庭银钱短缺,需要开源节流,不过,开源的方法他还没想到,只能先节流了。
练字需要的沙子不多,毕竟沙子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谢瑜到江边后,铲了一袋细细的沙子,就想打道回家。
“咯咯咯!咯咯……”路过一片草丛时,凄厉的鸡鸣声突然响起。
“呜呜呜!吓死我了!”林承被吓得一蹦三丈高,哆嗦着躲在谢瑜身后,满面惊惧。
林予也被吓到了,但他心态比林承稳很多,脸上没有显露异样神色。
“别怕。”谢瑜安抚的拍了拍林承的脑袋,手上的一袋沙子顺势也塞到了林承怀里,嘴角含笑,“我去看看,说不准今天能有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