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抱水在吴昁和姜咹等人的胁迫下不得已派了两个人去文县令的住处查看,那宅子前后三进,住了四个漂亮的小妾。
文县令本是辽阳人士,来余姚任县令,没带上自己的妻小家人,自己又是个贪逸爱色的,不过几年时间便纳了这么多小妾。
知道此事的郑十三又是脸色一变,不过好歹压制了脾气,就文县令这样的人,他能指望他们好好报效国家报效自己为民请命?
姜咹却知道这是常态,任何朝代任何时期都会有文县令这样的人,便是21世纪的中国,这样的人又少了吗?
“十三,我知道你看到文县令这样的人很痛心,但是俗话说的好,一样米养百样人,这样的蛀虫少不了的。身为一个帝王,您得学会取舍,学会抓大放小,学会平衡。文县令他们确实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您得学会看到他们的长处,利用他们的长处,只要他们没有犯死罪,一些小错您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像李执一样。”
郑十三恨恨的道:“朕又何尝不知这些?不仅你这样说,高夫子这样说,连渡王叔也这样说,可朕就想知道,难道这世上就没有不图私利的官员?”
姜咹笑了,“陛下,您这样说是不理解人性。要说不图私利,他们一开始就不应该读书啊,您想想是不是?小安子从没见过任何一个有读书人的家户是不图私利只想孩子认识几个字的,家家户户敦促孩子读书,谁不是冲着以后孩子能为官作宰整个家族跟着鸡犬升天的?就是大郑朝的老祖先们,他们之所以鼓励老百姓们多读书能作官,也是因为江山社稷要人才,这难道就不是图私利了?”
“说实话,小安子见到这些官员,一开始也生气的不得了,后来倒是被吴四爷点醒了,陛下,便是您身为九五至尊,想要别人无偿为您服务也不可能啊?所以您想要别人对您言听计从,便要拿出您的真诚真心、动人的利益交换和高官厚禄名声才气,在这一层中,谁又不图私利呢?”
郑十三低下头不说话了,不过姜咹这番话也让他心里平静下来,勉强认同了姜咹说的话,但是转念一想,也不知道小安子图自己什么呢?
很多时候他觉得自己看不透小安子,在诛杀郑淮之前,他对小安子抱持着一种纯粹的信赖,以为他们三个人是真正的相依为命。可在诛杀了郑淮之后,他却发现,在那个他不熟悉的宫外,小安子有自己的天地,不仅有比他更亲密的朋友,还有一大群知交好友,他们个个了解他的想法关心爱护他。
他一瞬间味同嚼蜡,这种感觉就好像你突然发现自己最珍爱的宝贝视为唯一的宝贝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一大群人来跟你争跟你抢,那个宝贝似乎对你和对别人也没什么两样。
他惶惶不安了很久,怕有一天这个宝贝不再属于自己。
直到后来他跟皇姐永安说到这件事,永安跟他说,“陛下,你自己想一想,如果有一天,你觉得小安子影响到你的统治和社稷,你会怎么对他?”
他当时就反驳道:“小安子不会影响到我的统治,他只是在帮助我做出正确的认识,告诉我事情的真相和可能的事实。”
听了此话,永安笑而不语。
他现在却有些明白,谁知道正确的认识是什么?真相是什么?事实又是什么?
去文县令宅子里调查的衙役回来了,没有带回有用的消息,那几个小妾根本不识字,也没见到他与什么奇怪的人来往。听到文县令死了,几个人表情各异,只有一个年纪最小的落了几滴泪。
姜咹听到这些消息,顿时头都大了,找到吴昁和徐员外两人,打算商量一下怎么办。
他们两人正在花园假山处的亭子里谈话。升完堂之后,吴昁便带着他们几人来到吴家在余姚置的一处宅子里休息,等着县衙的回复。
看到姜咹和郑十三过来,徐员外笑道:“姜小弟来得正好,刚刚四爷跟我正在商量伺候的安排,我们都有点担心此案怕是不容易查清楚啊。”
姜咹道:“我也这么觉得。这个文县令死的蹊跷,刘抱水又不是用心办差的,我们也不可能一直滞留在余姚,把乔从西一个人丢在余杭处理马还青他们的事情。我看,要不咱们分头行动?”
姜咹这分头行动的意思,便是想自己、郑十三和徐员外先赶回余杭,留吴昁在这里处理这件事。
吴昁自然想明白了她的意思,看了姜咹一眼,还没说话,下人匆匆抱了只信鸽赶过来,“四爷,余杭来信了!”
吴昁接过信笺,看了两眼就变了脸色,“不好!马还青越狱了,伤了近月,还抓走了乔大人!”
几人顿时都变了脸,尤其是姜咹,她直接站起来说:“那我们赶紧回去!连夜赶路的话,后天就应该可以到余杭。”
郑十三低下了头,乔从西也是个蠢蛋!就没见过他这么笨的,当初要不是看他跟小安子关系好,自己也不会想起来要补录他,更加不会把他派到江南这么重要的地方来!
倒是徐员外看着姜咹有点着急,安慰道:“姜小弟,你先坐下。就算咱们现在赶回余杭,也不知道马还青会把乔大人带去哪里了。所以,你先别急。咱们商量商量。”
姜咹一想也对,乔从西虽然不算聪明,但是目前落到了马还青的手里不会有生命危险,毕竟马还青一定还想着利用他来救自己的兄弟们,虽然少不了苦头吃,“这个乔从西,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不对啊,马还青都已经被关起来了,还能越狱逃跑?难道他在外面还有人接应?”
这么一想,姜咹顿时心里一惊,“吴四爷,马还青往哪里逃了?”
吴昁看了姜咹一眼,心里满满的都是对他的欣赏,这个孩子心思如此缜密,人又聪慧伶俐,真是不可多得的一个人才!可惜进了宫。“他们一路往东来了。据说前几天余杭百姓冲击了县衙,有人趁机浑水摸鱼放了马还青......”
郑十三坐不住了,一下子站起来,怒道:“这个乔从西到底能干什么?一个小小的余杭镇都管不好?余杭老百姓冲击县衙?!说出去,大郑朝的脸面都被他丢光了!这事建朝之后何曾听说过?!”
姜咹急了,拉住他的衣袖想阻止他继续说下去。郑十三只当没感觉到。
徐员外见多识广,对郑十三道:“十三小弟,你别激动。自古以来,老百姓就没有敢冲撞官府的。所以想来这百姓冲击县衙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故意煽动,挑唆官民对立,好有机可趁。”
郑十三还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那也不能说明他乔从西就没有过错!他要是勤政爱民,老百姓能被奸人哄了骗了拿来当枪使?”
徐员外疑惑的望着郑十三,没说话。姜咹恨不得把郑十三的嘴巴给封上,他是怕自己的身份暴露的不够快是吧?他觉得就凭他们几个就能在这江南横着走了吗?!
吴昁看着徐员外,笑着说:“哎,徐老,咱们真是老啦!您看看姜家两兄弟,真是一腔热情满身抱负,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今天也算是见识了!”
然后又看向郑十三,一脸歉意的道:“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乔大人,马还青越狱之后,乔大人就宣布全镇封锁全力搜查他,他也就一直躲在余杭镇里逃不出去。是近月不知怎地跑到城门口去,被马还青撞见了,抓了她为人质,逼迫乔大人开城门。乔大人为了救失血过多的近月,这才以身救人被马还青抓住挟持了。”
原来吴家的信鸽已经将所有消息都传来了。
这一番解释让在场众人默然不语,其中最能理解乔从西行为的便是姜咹,她知道乔从西身为一个现代人,肯定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无辜的百姓就这么死在自己面前,自己还能无动于衷。
徐员外满心震惊,良久叹了口气,说:“如此为民的县令真是世所罕见!老夫也是今生头一次见到。余杭镇的老百姓有福气了!”
郑十三脸上仍旧有点忿忿不平之色,刚想说乔从西丝毫不顾全大局,却又觉得自己有点不对,难道自己之前在小安子面前一顿抱怨如今的官员们都毫无人性只顾私利,现在立刻就被乔从西舍命救人的行为打脸却又觉得他不顾大局?
说出去他都有点脸红!还是干脆闭嘴不说吧。不过乔从西这一行为,肯定也跟对象是吴近月有关系,只怕他早就看上了吴家这个小姑娘了吧。
倒是吴昁起身向姜咹和郑十三鞠了一躬,接着诚恳的说道:“乔大人真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现在余杭镇的老百姓都在传乔大人的事迹,个个都对乔大人敬佩不已!我吴家对乔大人也非常一样!姜小弟,为了救出乔大人,吴家和在下都甘愿为牛做马任凭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