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吾皇 > 第84章 余杭(五)

第84章 余杭(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谢少陵的话让姜咹沉默了,其实在她看来,谢翎和李执不应该是现在这样的结局,他们最好以死谢罪,可是郑十三却坚持,郑渡和高夫子也同意,她的意见也就没人在意了。

姜咹原本以为,她懂政治这个东西的,可如今看来,她还是太天真,就连郑十三都做得比她好看得也比她远。

俩人一时沉默,谢少陵就知道姜咹不喜欢自己提到谢翎,于是转而提了陛下的新打算,“我跟着陛下一路南下,发现咱们陛下虽然年纪小,倒是个有心的,一路走一路学,比我年幼的时候可要聪慧太多。”

姜咹想到郑十三,又想到他的重生经历,这件事她没有跟谢少陵讲过,也没打算跟他提,毕竟这样的事情不适合大肆宣扬,否则还不得被老百姓看成怪物?知道真相的几个人也没有多嘴多舌的。

“陛下确实聪慧,乔从西就一直嚷嚷着,想趁着以后陛下亲政放开国门,他好四处争霸,当个地球霸主。呵呵,也不知道他一个程序员,哪来这么大的梦想。”

谢少陵也笑了,“中国人嘛,哪一个不生气清朝后期的那段历史?如今成了这里的人,又有明君又有实力,谁不想试试?按我说,我也愿意打开国门出去走一走,就是要赶紧制出威力十足的火药和枪炮。”

“上次我跟你们说,想招些愿意学医的孩子,教他们开膛剖肚的技术,其实,若是现在能有工具,这个也是开民智的一个好办法。”

“不错,我们想法很多,推进却不容易。永安公主也一直在忙着推进女子读书的事宜,可是老百姓负担太重,哪有余力再供女孩子读书识字?唉!原以为没有了郑淮这样的人,想干什么都容易很多,却没想到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活着就已经耗费了老百姓太多的力气,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奢望活得更好了。”

姜咹的语气中有太多遗憾和可惜,谢少陵想了想,安慰道:“你这样说也对也不对,以前我们都学过历史,应该知道如今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是土地兼并,平民或者佃户一个天灾或者人祸就很容易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要想老百姓积极参与生产,最好的自然就是伟人的那一套,土地公平地分配给每个种地的人。这样,自然每个人都会积极生活积极生产了。”

“咱们应该趁着陛下此次南下,让陛下认识到这个问题,从而推进改革,虽然一开始可能影响力有限,但是伟人说的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长此以往下去,一定会不一样的!”

姜咹内心震动极了,她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谢尚匀竟会跟她说这样的话,盯着他看了好久,仿佛不认识了一般,直看得谢尚匀耳尖发红,“谢少陵,你真不一样了。”

谢少陵哭笑不得,他也是大学生,虽然又重活了十五年,但看过的书受过的教育还是刻在了自己的骨子里,先前受亲情的影响,如今没了这重障碍,眼光和格局也就回来了。

“姜咹,我倒觉得,是你不知道因为什么影响了心境,导致现在做任何事都奄奄的,没有劲头。难道说,是因为见过了皇位争夺的残酷,或者是因为郑淮逼宫经历了生死存亡的瞬间顿悟了人生?”

姜咹被他一本正经的语气逗笑了,也承认自己有点软弱,可她原不过就是个普通文员,虽然喜爱读书国学,可到底没有见过太多的大场面,一朝穿越几经生死,退缩和怯懦也是人之常情。

“不是,只是身在权力漩涡的中心,你总得要时刻警惕小心斡旋,否则一朝身死也无处喊冤。你又不是不知道郑淮逼宫之前我和陛下经过了几次刺杀,现在还能活着,我都该给佛祖多上几炷香的。”

谢少陵也想到朝堂上那段时期的疯狂,永献帝和姜咹几乎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接着又想到自己一路顺遂,心里竟对眼前的孩子产生了点点怜惜,“以后都会好的。现在也没有谁胆敢来刺杀陛下和你了。”

叹了一口气,姜咹道:“但愿吧。你看,这还没安静个几天,余杭现在又出幺蛾子了。果然,一国之君不是那么好当的,治理国家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想改革也不会简单,开民智启民思只会难上加难。”

唔,难上加难。

姜咹撇了一眼身旁的谢少陵,果然看到他一脸深思,心里暗道,姜咹,你可是女孩子,虽然现在变成个不男不女的小太监,但是也是弱者啊,乔从西和谢少陵这样的大学霸理科男,不好好利用怎么对得起你们相识一场呢?再说了,动脑筋的事情她完全可以自己上,所以动手的事情就靠他们了!

不提此两人在屋顶上惬意的闲聊,且说回吴府。吴江月带着妹妹吴近月回了府,吴员外已经坐在书房里等着他们了,手里还拿着杭州府尹吴寻月从杭州快马加鞭送回来的信件。

“你们也看看寻月的信。”

吴江月从父亲手里接过大哥的信件,和吴近月一起看了起来,原来吴寻月怀疑陛下近日有可能要来余杭,他让父亲和弟弟抓紧机会把近月和乔从西捆绑起来。

吴近月虽知自己的命运,但是显然并没有想接受,看了信的内容脸色一变,“爹,为什么?为什么我一定要嫁给乔从西?你们明明都调查清楚了,他不过就是个无父无的孤儿,还被族人赶出了乔家,他对我们吴家会有什么用?值得你们牺牲我嘛?就算一定要跟他结亲,为什么是我不是庶姐?”

吴近月口中的庶姐,是吴员外的庶长女吴趁月,她比十三岁的吴近月大两岁。

吴员外道:“爹和兄长这么决定,自然有这么决定的理由。你以为乔从西是个孤儿就没有什么发展潜力了?错!他可是当今陛下跟前的红人,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哼!前途不可限量?听说不过是个连进士都没考中的废物,能当官还是因为陛下开恩补录了进去。爹,这样的人,要家世没家世,要才名没才名,就一张脸还马马虎虎,女儿不想嫁!”

吴江月道:“妹妹,如今也由不得你了,今日你莽撞冲进县衙看到了乔大人洗澡,不嫁也得嫁。”

听了此话,吴员外怒道:“这是怎么回事?近月,你好好地往县衙跑什么?乔大人怎么说的?”

吴近月低头不语,原来有人跟她说今日县衙来了两个京城里的人物,其中一个还是个贵公子,她去县衙是为见一见那个贵公子的,却没想到竟瞧见乔县令在洗澡。

吴江月看了看妹妹,他是个耿直的人,老老实实把实情吐露了出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今日妹妹竟会莽撞地跑去县衙,不过现在来看,此事正好。不如我们就趁此机会逼乔大人娶了妹妹?”

“糊涂!” 吴员外气极,竟然抓起笔洗就向二儿子扔去,“谁让你们自作主张的?如今这个关头,我们稍有异动就会出事。”

吴江月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由着那笔洗砸在自己的胳膊上,吴员外一向温和,从来不会在家里发火和打骂仆人,更不用说自己的孩子了,吴江月和吴近月眼看父亲发了如此大的火,哪里还敢回话?恨不得隐身了才好。

看着俩人的模样,吴员外恨铁不成钢的道:“你们怎么这么不懂事啊!你们大哥千辛万苦才查到陛下会来余杭,想着悄无声息地跟陛下攀上关系,也好让吴家在江南的世家大族中更上一层楼。如今你们这一闹,秦家和张家早就发现端倪,不等于把天大的机会拱手送人吗?”

吴江月这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秦家和张家一直跟吴家不对付,他们盘踞余杭多年,三家虽然互有往来,但是吴家到底是读书世家,与既经商又科举的秦家和张家的关系就不太好,倒是秦家和张家两家关系不错,近年来不仅互相通婚,还彼此共享一些资源,秦家在江南最出名的族学完全向张家开放,只要是张家的孩子,都可以入秦家的族学读书。

吴员外身为吴家如今的当家人,自然心急如焚。吴家本在读书上是三家最强,后来秦家族学出了个江南道的状元,这一下,秦家族学在整个江南这一块都出名了,直接将吴家比了下去。

如今,吴家因为吴寻月的关系,抢先得了消息知道陛下会偷偷下江南,若是此次机会利用得当,吴家完全可以凭此一飞冲天,远远抛下秦家和张家,成为江南第一家。

吴员外暗叹一口气,他们原先虽然打的主意是通过联姻拉拢陛下眼前的红人乔从西,但毕竟还没有完全确定和最终落实,没成想今日竟误打误撞逮着了好机会,却干了件蠢事!

“唉!你们都下去吧,容我自己好好想一想。江月,你去把二叔三叔叫过来,就说我找他有事!对了,四叔如果也在,把他也叫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