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看到了一缕阳光(10)
三个人来到了位于南山路上的“青藤茶馆”,为了方便谈话,他们进了单间。陈越群点了龙井茶,三个人又取了一些小吃和水果。这里环境优雅,安静舒适。
“现在说说你们的情况吧,先要确定你们要定居在哪个城市。”陈越群直截了当进入了主题。
“陈姐,我们想定居在钱塘,可是我家不能给我在钱塘买房子。我们都是独生子,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将来要给四位老人养老。今年,文静的父亲阳了后得了脑梗,现在行动不便,干不了活,还需要人照顾。我家还可以,父母都是林场职工,我妈妈已经退休了,我爸爸还在工作。我们来到钱塘四年,因为我们个人的能力以及疫情,只存下了五万元,都给文静父亲看病了,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积蓄。要不是这两个月我直播间里打赏的网友多了些,视频浏览量和点赞人多了些,收入增加了一倍,恐怕连房租都付不起了。”胡亦洐说。
“陈姐,我家里的情况很糟糕,我家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那里只有六十多户人家。我是我们村子第二个大学生,第一个是我伯父家的堂哥。我上学时的学费是贷款的,一部分生活费是父母借的。全家人把希望寄托在了我的身上,可是我没有能力赚到大钱。”说到这里,常文静的眼圈红了。
“你的学费还上了吗?”陈越群问。
“还上了,是他帮我还的。”常文静看了一眼胡亦洐。
听到这里,陈越群明白了为什么胡亦洐省吃俭用还存不下钱,原来女朋友一家都依靠他呢。
“你们打算怎么办?要在钱塘定居,将来把父母接到钱塘吗?”陈越群问。
“我问过我父母了,他们说不愿意离开村子。现在我爸行动不便了,不可能来钱塘。”常文静说。
“我父母说可以跟我来钱塘,但是我知道他们其实是不愿意离开林场的,他们希望我回到林场,他们在县里给我买了楼房。我和文静讨论过是在钱塘定居,还是回老家。在钱塘赚的钱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可能一辈子也买不上房子。回老家不好找工作,工资低,还有就是怕林场人笑话。”胡亦洐说。
“小胡,在钱塘也好,回林场也好,你花的是自己的钱,吃的是自己的饭,和别人没有关系,所以你不要管林场人的态度。”陈越群说。
“陈姐,我也想过回林场发展,可是回去我能做什么呢?”疫情开放后,胡亦洐无数次想过要不要回林场发展,一方面觉得回去不好找工作,另一方面他非常在意林场人的目光,他认为自己读了大学两手空空地回林场这是给父母丢脸。他也遇到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女孩追求他,但是他只爱常文静,他愿意为常文静付出所有。他去过常文静的家,村子的贫困落后让他吃惊,而常文静家虽然在村子里算是富户,但是也拿不出一万元的存款。他暗自发誓,一定要让常文静过上好日子。刚大学毕业时,他也想不离开父母,就在县城找了份工作,但是工资只有两千元,还没有什么福利,坚持了一年多,在新的一年就要到来的时候,他裸辞来到了钱塘,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个新的开始。刚来到钱塘还没有找到工作就遇到了疫情,回不去老家,也离不开钱塘。最初的半年,他和常文静靠父母提供的房租和生活费生活。他感到这样啃老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想办法有自己的收入。疫情期间大家很少外出,都呆在房间里刷手机,网络视频一下子火爆起来。他开始尝试拍摄视频,传到网络平台。因为他的视频文案写的好,很快吸引了一批粉丝,有了收益。后来,他就在西湖畔开始直播,每天围绕西湖景区直播,直播间打赏也有了一些收益。随着粉丝的增加,收入可以去支撑生活,不用父母支援了,此时他们已经来钱塘整整一年。疫情开放后,他们非常高兴,春节回家与父母团聚,准备年后回钱塘找份工作好好干,多挣些钱。可是,常文静的父亲生病了,胡亦洐独自返回了钱塘,在火车上遇到了陈越群。
“结婚不只是两个人,是两个家庭的事,你们觉得就你们家庭情况,留在钱塘发展好,还是回老家发展好?”陈越群问。
“陈姐,按照家庭的情况回老家发展好,可是回老家我们能做什么呢?我曾经在网上读到的一首诗:村无烟火只剩房,地里长草不出粮;儿时玩伴今何在,各自漂泊在异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就想哭。我们村子里的年轻人绝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家里留下的是年迈的老人。想到我父母也是这样的老人,我觉得自己不孝,父母白养了我。”常文静说着眼睛里有了泪水。
“陈姐,文静家所在的村子是古老的村子,古老到现在都没有多大肉眼可见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年轻人都离开了。我们大学毕业五年,实际工作经验只有一年半,接触的人也少,没有任何资源,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想请陈姐为我们分析一下,该怎么做。”胡亦洐说。
“小胡,我想先说明两点:第一点,其实你们不止有一年半工作经验,你们有四年半的工作经验,直播也是你们的工作;第二点,你们有资源,五十多万粉丝就是你们的资源。”陈越群说。
“我现在的粉丝有六十多万了。”胡亦洐说。
“又增加了十万粉丝,说明你的直播和视频做的很好。小陈,你们可以考虑带货了。”陈越群说。
“我们也想过带货,可是没有人找我们带货,我们不知道卖什么,担心如果带货效果不好影响粉丝和流量。”陈越群说。
“我们来分析一下,现在你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打工、创业。打工:如果你们留在钱塘,这里房价高、消费高,你们又很难找到高薪工作;如果你们回老家,有房子、消费低,工资也低。创业:疫情开放后,经济复苏需要时间,稳赚不赔的项目不好找,投资风险加大,你们也没钱做投资。”陈越群说。
“我父母说能给我们出点钱做买卖,可那钱是他们省吃俭用攒下来到,我的性格对创业没有把握,怎么能糟蹋他们的钱,何况他们那一点钱投到市场就是沧海一粟。”胡亦洐说。
“直播带货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看目前的形式,还能继续一段时间,将来可能会出现高峰时段。直播带货也需要投资,前期可以卖别人的货,这样投资少,最大的投资是你这个拥有六十多万粉丝的账号,这是你三年积攒的人气,不用太可惜了。你不是才艺主播,直播打赏赚的钱有限。你可以在视频上下功夫,但是你现在的生活环境拍摄素材有限,另外视频变现不一定能够长久。”陈越群说。
“看来,直播带货是我最好的选择。”胡亦洐说。
“你们商量一下是定居在钱塘还是回老家,接下来才好规划直播带货的事。”陈越群说。
“回老家。”常文静说。
“我们要不要再考虑一下。”胡亦洐说。
“我已经考虑好了,回老家,父母需要我们。如果下定决心创业就回老家,老家拍摄素材有特色,资源丰富。离我们家一百多里地的一个林场有拍视频的,拍的很好,粉丝比我们的多。”常文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