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烟雨山庄(6)
“沙总,这张报表陈总修改了,陈总说三十一号那天是她提前来和我联系,不能算作正式上班,把那一天工资去掉了。”唐欢把修改部分告诉了沙向潮。
“陈总是个认真的人。”
“是的沙总,陈总可认真了,连考勤记录都看了,还问了我问题。”
“你遇到了一个好老板,好好配合陈总吧。”
“是,沙总。沙总,今天能发工资吗?”
“已经和银行联系好了,下午三点后员工就可以收到工资了。”
“沙总,我回去发通知了。”
“你问一下陈总明天假期有什么安排?让基地给她的房间送一束花,把我的零食给陈总拿去一些,说是山庄的安排。”
“好的,沙总。”唐欢拿了零食来到陈越群的办公室,她问道:“陈总,明天是法休,您要出去逛逛吗?需要我安排车吗?”
“我在山庄,不出去。”陈越群想借着假期画一幅烟雨山庄的美景。
“陈总,送您一包零食,里面有牛奶和面包,您如果不想早起可以当早餐,您寝室的厨房里有锅,牛奶热一下喝。”唐欢把零食包放到桌子上。
“谢谢,我就不客气了。”唐欢把她假期的休闲食品,里面有小朋友喜欢的红豆薏米软糖、七度方益颜糕、蛋黄酥、薯片、猪肉脯等,甚至休息日的方便早餐都准备好了,这让陈越群又体会到了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下午,陈越群在山庄里转了一圈,发现在建筑后面还有个花园。这个花园面积不大,但是亭台楼阁、小山溪水、绿树繁花一应俱全。花园的右侧有一套类似四合院的房子,也是青砖灰瓦的老建筑。负责管理花园的员工告诉陈越群,这是董事长和老夫人的住处。前面的房子是安保室和会客室,后面是老夫人的住处,左侧房间是董事长的房间,右侧是董事长女儿的房间。最后,陈越群站在了烟雨山庄的主建筑前,想起这个酒店没有销售,新增加的别墅客房还没有客人入住。
这个法定假日陈越群打算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度过。早上陈越群八点钟起床,穿了一套浅蓝色运动装,来到食堂吃了早饭。此时天气阴沉,微风冷凉,雾霾笼罩着山庄后面的山丘。陈越群的脑海里跳出了四个字:烟雨山庄。
虽然已经到了四月份,钱塘这样的阴霾的天气还是很冷的,陈越群回到寝室外面加了件风衣。她背起画板来到了山庄的主建筑前,也就是面对大门的山庄主楼。这是一栋三层建,浅灰色墙面,深灰色屋顶,屋顶竟然是双重房檐。一个保安员看到陈越群站在外面,走出来和她打招呼。他告诉陈越群,这个建筑是这一群建筑中最古老的,建于光绪年间,距今已经是一百三十多年了。开始是一座一层木制建筑,到了民国时期,房子的第二个主人是个文人,喜欢登高望远,就接了一层,站在二楼的亭台上看远处的山水。房子的第三位主人是个军阀,喜欢宏伟气派的建筑,于是这栋楼又加盖了一层,在建筑的外围加了一层青砖,还把单层房檐改成了双重房檐以彰显其地位。沙老带着老夫人回到家乡钱塘,买下了这栋宅院。十年前董事长陪母亲回钱塘养老,把这里改建成了高级酒店。建筑外貌保留了原貌,室内也尽量保持了原来的格局。这里的每个房间都比较大,里面的装修装饰和家具是中式古典风格。
陈越群先给这个建筑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支上画架,开始作画。这次陈越群准备画一幅尺寸大的画,她计划画一个主楼全景图,把楼两侧的桃花和榕树,包括后面的山丘都画进去。
陈越群站在建筑前,观察了建筑、树木和山丘的布局,根据画纸的尺寸,她确定了建筑定在了画纸上的位置,用铅笔在画纸上画出建筑的形状,然后描绘建筑两面的树木。因为画树木,她把目光从建筑这个点移到了全景,发现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下上了。雨不大,是那种润物无声的淅淅沥沥的小雨。再看后面的山丘,雾霾没有散去,在小雨的的滋润下,灵动了起来,变得轻薄飘渺了。她拿出手机,又拍了几张照片。陈越群从手机里发现了伞的一角,原来有人在给自己撑伞,一旦画起来,陈越群进入状态便不顾其它了。这时候她看到两个保安抬着一个大大的伞过来了,帮她放好大伞后便离开了。
“谢谢,太好了,我们可以站到伞里看画家作画了。”一位年轻的女孩子说,正是给陈越群撑伞的人。
“谢谢。”陈越群对女孩说,她看到自己身边已经站了十多个人,有个男士人身体一半在伞里,一半在伞外,但是仍然不肯离开。
“画家美女,您是在西湖断桥边作画的画家吗?”女孩子问。
“我在那里作过画。”陈越群猜测,可能又是在西湖断桥的观众。
“您好,我是在断桥看您作画的,跟着看了三天也没有得到画像的机会,您可以帮我画张像吗?”女孩的眼神了满是期盼。
“您住在这里吗?”陈越群这次要为山庄的顾客服务。
“是的,我在这里住了十多天了,明天离开。”女孩说。
陈越群在手机上查看了一下钱塘的天气,说:“下午三点没有雨了,你三点来到这里,我给你画,不过我只能给你一个人画。”
“谢谢,给我画就很高兴了。我去吃午饭了,我们下午见,再见。”说完女孩和那个淋湿了一半身体的男子走了。
“您好,我也是住在这里的客人,能给我也画张像吗?”其他人纷纷对陈越群说。
“各位朋友,由于时间的原因,今天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请将你们的房间号和离店日期告诉我,我安排一下时间,争取给各位都画一张。”陈越群要借画像的机会联系和客人的关系。能住在这里的客人应该都不是一般人,陈越群希望他们再次光临山庄。有一对中年夫妻,他们下午就要退房离开了,陈越群答应给其中的一位画像,让他们自己决定给谁画,男士果断让给女士画。
“您好女士,我叫姚雪,这位是我丈夫于相承,我们是从黑龙江来了。请问您贵姓?”女士问到。
“您好姚女士,我姓陈,您是夏都人吗?”陈越群看两个人不像是夏都人,但是听口音听不出来是黑龙江那个地方的。
“我是牡丹江人,离夏都四五百公里呢。”姚雪听出来陈越群的口音是标准的夏都普通话。
“姚女士,我们抓紧时间,看看能不能给于先生也画幅肖像。”陈越群在心里计算了一下时间,一张简单的人物素描大概要半个小时,再加上一张就是一个小时,如果他们的飞机时间允许的话。
“可以,我们的飞机在晚上九点,谢谢您陈女士。”姚雪高兴地对他丈夫说“我在这里画像,你回房间换件衣服。”
“主要画的是头部,衣服画的不多。于先生这件衣服可以,和你的衣服一个系列,这两幅肖像画可以放到一起。”陈越群看到两个人穿的都是休闲装。
“您说的对,回家可以把画像装着一个相框里,这是我们此次钱塘之行最好的礼物。”姚雪坐了下来,陈越群让她稍稍向右方侧身,把脸放正,告诉她保持这个姿势不要动。陈越群开始画像,身边又围上了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