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红楼外传 > 第105章 送信之人

第105章 送信之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是迎春关心之语,迎春想着林如海下落不明,黛玉寝食难安,又不敢十分多劝,怕引着黛玉想那伤心的事,只好稍稍安慰一番,如今林如海得了消息,虽然受伤但已经好了七八成,自然就敢稍微劝说一二了。

宝玉听了笑道:“妹妹衣带渐宽,倒似魏晋风度,愈发飘逸俊秀了,我瞧着妹妹怎样都是好看的。”

之前黛玉伤心,宝玉还夸她颇有‘西子捧心’之美呢,黛玉已经对宝玉看不懂别人的心情懒得多做评价了。

惜春刚刚坐在一旁沉默,此时开口问道:“我早起还听见说昨晚天刚黑的时候,有人传信到咱们门上的,说的天花乱坠的,我只不信,你们可有谁知道?”

昨晚黛玉被巨大的惊喜冲昏了脑袋,别的一概不管,今日整理好了情绪,迫切的想知道一切关于林如海的事情了,正好鸳鸯平儿也在,黛玉知道她们都是家里太太奶奶身边的管事人,有些事情她们不知道别人恐怕也不知道了,忙拉着鸳鸯的手道:“好姐姐,是我老家来的人送来的父亲的消息吗,不知他们现在在哪呢?”

黛玉心里也有准备许是家里来了人,一般自然要在京城中休整几日再走,若是他们此时住在贾府,她倒好让王嬷嬷去打听一番。

谁知鸳鸯笑道:“正是来的这个人不一般呢,姑娘道是谁?”

黛玉道:“我只说许是我家里人,不知是哪一个,可又说不一般,我倒不知道是哪一位了。”

鸳鸯也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人,她都说不一般,那便不是普通的什么仆从了,可是说起有脸面的人来,一时黛玉还真有点想不出来是哪一位。

鸳鸯也不打哑谜直接笑道:“是姑娘家的旧友,武安公的世子——尚世子来的。”

八位国公都是单字封号,唯有这一位例外的武安公是双字的封号,只因这武安二字原先是侯爵的封号,武安侯本姓尚后来尚家四代平安南,征西北,一路打到国公,封号也一直未变,倒也真不昧武安两字。

后来封国公之时,尚家老太爷硬是软磨硬泡求皇上直接封他儿子,尚家老太爷想的很清楚,他还能活几年,就是活着也难上战场了,这国公的封号按理只有三代,他岂不是白白浪费一代?不若把这个名头给他儿子,还能多传一代。

当时的太上皇知道是这个的原因后哭笑不得,许他传四代国公的爵位,后来皇帝传位给新皇,新皇为了加恩,又特许多延一代,如今可延五代。

尚家的老太爷到底在新皇登基后辞官归隐,选了一个神山福地,说是为皇帝和太上皇祈福去了,如今这武安公的职位是由他儿子尚从风来做,尚从风的妻子林如京出身的林家便是与林如海连了宗的亲友,林如京的父亲虽然比林如海大了一辈,但也只比林如海大了六七岁,幼时二人曾一同读书,后来两人先后入朝为官,因为距离远也只能每隔三年回京述职才走一回年礼。

因这位堂姑家与父亲交好,堂姑幼时还被林如海教导过两年,二人虽然同辈,但比起兄长,林如海更像是林如京父辈一样的存在,因此出嫁后也不忘联系。

因为二家关系特殊,年礼也不拘什么,多是些家常之物,偶尔还会给对方的孩子准备礼物。

鸳鸯一说,黛玉方才有了印象彼时,这位林堂姑的夫家武安郡公封为国公的时候,彼时贾敏还在世,贾敏还特地捎去书信请在京城中的贾府帮忙置办贺仪。

黛玉对武安公尚家有印象也是因为黛玉在没来贾府的这些年除了收到过贾母特地指明送给她的礼物外,也就是她这位堂表姑的礼物了,有两件她年纪很小时收到的,很是喜欢,一件是铜制的水景璇趣洗手盘,一件是彩漆木雕做的小狮子抱球型木盒。

多年下来也未曾变色,这两样都被她一同带入了京城。

黛玉听了想起了是谁,笑道:“原来是林堂姑家。”

宝玉见黛玉心情好,又犯起旧病口不择言起来对着黛玉笑着打趣道:“原来妹妹家里还有些亲戚,先前还不曾听妹妹说过呢。”

这话说的就十分之不合时宜了,因为是宝玉开口,鸳鸯和平儿反而不便说什么了,宝钗也瞅了他一眼,倒是惜春年纪小,心直口快。

“二哥哥也说的都是笑话了,谁家还没有几个亲友呢?别说二哥哥不知道林姐姐家的亲友是哪些,就是林姐姐在咱们家住了两年,还没见全咱们家的亲戚呢,二哥哥就说这些。”

鸳鸯也赶紧笑道:“正是呢,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的,不赶到跟前,谁会跟人随便提起呀。”

平儿也笑道:“说起林姑娘家的这门亲友,端的是好相貌呢,见过的人都说是翩翩公子呢。”

鸳鸯点头:“可不是呢,见过的都说好。”

宝玉听到平儿在黛玉宝钗面前赞别的男子,心里就很不受用,况且鸳鸯和平儿也没见过这位尚世子,怎么就夸人家好,因此不赞同地笑道:“这就净扯谎了,谁家的公子不是翩翩公子了,不过是面皮白净些有穿着一身好衣裳,这样一打扮起来,随便哪一个就不差了。”

惜春正是把这鸳鸯和平儿的话当成听故事的时候,她是女孩子平时不得出门,就对这些外面的事情感兴趣,哪里经得起宝玉这三番四次的打岔,况且她年纪也小的很,因此倒也不用避嫌,她站出来道:“二哥,你要是不想听,你就出去,我很是想听这些,你平常跟着琏二哥哥一同出门见多了外面的事情,我们这好不容易有一件能听的,你还三番四次的打断。”

宝玉只得举手求饶道:“好好好,在你们说完之前,再不说了。”

惜春这才满意。

鸳鸯笑道:“这位世子倒是应该是个好相貌不是哄人的,原本这位世子该是老爷们接待的,偏今日老爷们都有事,门上见他仪表不凡便说请琏二爷去接待,谁知这位公子说有皇命在身不能久待,手中有林姑爷托他转送的书信,特地送到府上的,也是凑巧,恰好赖嬷嬷今日进来在门口碰上了,便说既然是姑爷的信便让她带进来给老太太吧,那位世子便答应了。”

鸳鸯环顾了一下四周,见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接着说下去:“据赖嬷嬷后来说,据他看来这位尚世子的模样是极好的,论长相,比她见过的北静王爷,卫公子,那府里去了的亲友秦小公子,理国公家的柳大爷,缮国公的石大爷,虽然模样不同但是更为出挑的呢。”

卫公子是跟湘云定亲的卫若兰,秦小公子便是秦可卿的弟弟秦钟,柳大爷,石大爷便是八公之后,乃是两府世交。

平儿接话道:“林姑娘不知道,那还在我们奶奶面前一通夸呢,惹得我们奶奶还要托我向姑娘问问这是谁家的公子呢。”

宝钗倒是突然想到了一点:“这位武安世子也姓尚是世交,这不跟之前林姑父路上遇到惊马,跳车救他的尚公子一个姓?那位尚公子不是说后来发现正是林妹妹家中的世交?不会就是今日这个尚世子吧?”

众位姑娘都是听过这段故事的,此时面面相觑,也确实,两个人都姓尚,都是未及弱冠的年轻公子,又都是世交,不会正好是一个人吧。

黛玉对这尚公子才是最敏锐的,毕竟上一个救了他父亲的小公子就姓尚,因此她这次一听到尚世子时心里就已经做此猜想了,不过到底也不能完全确定:“这我也不能完全确定,或许是两家也未可知,这还要之后问问父亲才能知道。”

“说起来,若没有这一遭的事情,林姑父是不是也是要上京述职了,此时林姑父定然不方便来了,那林妹妹要回去看林姑父吗?”

宝玉本身就对她们聊着外面的公子不太高兴,又听黛玉可能要返乡,虽十分不愿意,但这父女天性,到底也无法阻拦,只得闷闷不乐的沉默。

众位姑娘也不在意他说话,探春都觉得他脸上不乐意的表情也太明显了,唯恐黛玉看到了生气,谁知黛玉只装看不见。

这事鸳鸯倒是知道,不如说这是林如海和贾府的默契,非必要黛玉不返乡,因此鸳鸯道:“水路难行,想来林大人也是记挂林姑娘路上的安危,不想姑娘来回折腾的。”

这事黛玉也只是明白,此时父亲捎来书信,打消了她心底的不安,黛玉自然明白她安好他父亲才会安好,因此自然不会任性的说要回去探亲。

宝玉听到黛玉不会回乡探父这才转忧为喜起来,明显到探春都忍不住瞅了他一眼,他还浑然不觉。

众姐妹只当看不见,还在一旁围着鸳鸯和平儿问前问后的。

鸳鸯和平儿在黛玉房中略坐了一坐,便起身告辞了,黛玉等知道她们身上都有职务在身,恐她们回去晚了被贾母等人找,因此也不多留。

宝钗见鸳鸯和平儿出去道:“咱们也去给老祖宗请安吧。”

黛玉人逢喜事精神爽:“正是呢,今儿天气暖和咱们也去。”

宝玉笑道:“请安倒是小,也看看老祖宗屋里有什么新鲜玩意。”

“谁是为了新鲜玩意去的,你是你别拉扯上我们。”

黛玉说完拉着惜春的手走在前面,宝玉要追上去跟着,被宝钗拉了下来:“宝姐姐,咱们不走,停下来做什么?”

宝钗意有所指道:“这又不是你后悔了要找林妹妹道歉的时候了,才夸了你你又犯病,下次你再惹恼了她可别拉我做说客,你细想想你刚刚说的话。”

说着一摔手径直去了,只留下宝玉在原地发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