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个区域是不是有铁矿这件事他们也无法确定,但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挖开看。于是他们抽掉了一些人手,来这里挖地。
事实证明,能让指南针明显失灵的,必然是一个大的磁铁矿,而且上面土层非常薄,很容易开采。
按理来说像铁矿这种重要的矿产张珵熙应该上报,但这鬼地方朝廷根本不管,一直以来当做荒蛮之地,也不管这里这些百姓死活,他干什么要上报,他们又不是不会冶炼技术。铁矿开出来,他们可以做很多东西,能让生活变得更好,他何必惹这个麻烦。
张珵熙觉得自己完全有做逆贼的潜质,守着盐湖铁矿,又有这么多拥护他的百姓,自立为王貌似也不是不行。但他不想这么干,相比打打杀杀,他更愿意拿钱买全世界。大概是职业病作祟,他现在虽然不乱投资了,但这依然不妨碍他努力搞钱。
盐湖的盐不能交易,只需要满足司州人所需就够了,因此在成品盐的储备足够全司州一段时间的需求之后,张珵熙将制盐的工人都调回来另做安排,另外找了一批人一边建造炼铁的工坊一边组织他们采矿,教授他们冶铁的技术。
司州常年没人管,对于朝廷和外界充满了不信任,所以这些事也没人会向外界透露,司州地方又够大,也够荒凉,在这里大张旗鼓的挖矿也不怕会被人发现。
唐景从系统空间里找到的资料都是现代的先进技术,远超于这个时代现有的技术水平,虽然是这荒郊野地的简陋工坊,可炼出来的铁却不比官造的差,甚至还要更好一些。
司州一个漫长的冬季时间,炼铁工坊热火朝天的造出了很多铁质的农具,比之前的木质农具好了不知道有多少,干农活的效率比之前可高多了。这样一来,农民就可以开垦更多的地,种出更多的粮食了。
在做农具的同时,唐景和张珵熙也监督打造了一批武器。这批武器是从系统资料里的图纸上经过简单修改做出的一批更方便实用的武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批武器也可以做日常劳动生产使用。
他们没有想要攻打谁的意思,也不是想自立为王,但是害人之心没有,防人之心可是必须要有的。这里好歹是个边境地区,就算常年没人理会,也必然不如京城安全,自保还是很重要的。
做出武器的同时,他们又挑了一批人进行训练,没有系统的训练,有武器也是远远不够的。而这个训练的教官就由纪小姐担任了,她毕竟还做过扶霄真人,拳脚功夫比张珵熙强。至于整齐划一,那都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现在挑出来训练的这些人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以后是要作为主力的,后续会进行全民训练,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在来年春天冰雪快要消融的时候,张家大伯终于回来了。他把所有带出去的货物都卖出去了,只不过有些稍微难卖一些,为此他去了好几个地方。这一轮卖下来,他对于那些他没见过的东西的行情也有了一定了解。
他进了张珵熙住的房子,看房间里的摆设比他上一次来的时候丰富了不少,就知道自家亲侄这段时间应该是过得不错,也就放心下来,从包里拿出了一张图打开递到张珵熙面前:“上次从司州拿的货物我都卖了,数这个卖得最好,我去的几个地方销量都不错。这个你可以着重准备,我拿出去多卖几次。”
张珵熙一看,图上画的赫然是花椰菜,可他不记得上一次大伯从司州拿过花椰菜。他略想了一下,问大伯:“您上次拿的是什么颜色的?”
“绿色的啊。”大伯听他这么问忽然来了兴趣:“这东西还有别的颜色不成。”
“那倒不是。”张珵熙在心里暗骂了一声,这八成又是有素材乱入了。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花菜传入国内的时间应该挺晚的,至少在明代是肯定没有。司州的气候和地理位置并不是非常适宜种西兰花,在这里都能平白无故的出现西兰花,这完全没有逻辑啊。
“不知是不是还有别的东西比较好卖。”张珵熙不确定的又问了一句。
“其他的也都能卖出去,但肯定都不如这个。”大伯看他面色怪异,不禁问道:“怎么,这东西是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张珵熙无奈,起身道:“那我去问问,看看农户手里还没有存货。”
张珵熙根本不记得上一次的西兰花是从哪里拿的,问了唐景和纪小姐都没有印象。唐景想起第一个世界的经历,都在想是不是他们经历过的世界也会变成素材,随机出现在以后的世界里。要是这样,这世界里就更没法呆了。
但不管再怎么混乱,钱还是要赚的。三个人召集了农户问谁家种了西兰花,结果一问才知道,西兰花是司州的传统作物,大部分人都种过,只不过不太好种,所以现在只有在山另一边的砂土地种了几亩。
张珵熙就回去和大伯说了:“这花菜很难种植,除了司州别的地方是种不出的,这价格自然不能低了,物以稀为贵嘛。”
大伯点头应是:“这东西稀奇,都是那些富人拿回去当花养的。”
张珵熙后半句那“别就随便吃了”还没说出来就咽回去了,点点头十分赞同:“养着好。”
大伯不明所以,还说:“这东西也挺神奇,放在水里养着,还能开花呢。”
张珵熙毫不走心的夸道:“大伯不愧是张家最会做生意的,真是奇才。”
大伯顿时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彼此彼此。”
拿走了库里的西兰花,大伯又收了一些上一次比较好卖的特产,足足装了比上一次多一倍的货物,这才离开了司州。离开之前,张珵熙还与大伯商量,等路修好了,也可以进一些东西来卖,贸易往来,对大家都有利。其实这一次大伯也受张珵熙委托带来了一些作物的种子,也算是开始了贸易。
大伯离开之后,张珵熙就让农户们多种一些西兰花。当地人现在吃西兰花吃的少了,毕竟可以吃的东西种类多了,单独一样食物自然就吃的少了。
何况大伯带来的种子种类很多,即使有一部分不适宜在司州种植,能种的那一部分也大大的丰富了司州物产的种类,百姓可以吃的东西就更多了。
现在司州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百姓已经不会有挨饿受冻的情况了。如果以此时的状况来看,也算得上世外桃源了,只是还不够福富裕,因此开放贸易还是很有必要的。
路已经修得差不多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已经步上了正规,训练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现在的司州已经不需要张珵熙事事都亲自管理,也能维持一个正常的运转了,他只需适时调整一些细节,司州的百姓的生活就可以一直向着好的方向前进。
原本荒芜的司州渐渐建起了一片片整齐的屋舍,从前住的比较分散的百姓慢慢住成了片区,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劳作,有困难互相帮助,生活也过得愈发红火起来。
按照老子的思想,上位者想要更好的进行统治,就应该让百姓无知。但张珵熙并不这样认为,愚民或许很好统治,但这样的社会很难有发展。在历史的进程中,不进就是倒退。所以他在司州的生活步入正轨之后,就开始着手发展教育。
司州的这些半妖半魔被抛弃在这里近百年,最初是有人上过学的,但渐渐的不和外界交流的他们也就忘了这些知识,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人识字了。但要是一个一个找,那还是有的。司州唯一的两个说书的,他们是司州现有的百姓中唯一认识字的人。
张珵熙找到他们,他们现在在炼铁的工坊工作,也算是“技术人员”了,大概是因为识字的缘故,他们的学习速度就是比完全没学过知识的人要快。张珵熙提出让他们做教书先生,负责教司州的孩子识字,他们的工钱府衙给,保证不会比在炼铁工坊差。
教书比炼铁轻松多了,两个人自然同意。张珵熙就分出了一间宽敞的房子用作教学,将司州的六岁以上的孩子都召集过来上学。
学校会给上学的孩子们免费供应饭食,这些孩子不用干活也能吃上饭,家长们自然同意。
解决了教育的问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医疗。
司州是有一个赤脚大夫的,这位大夫有一半山中草药精的血统,看病完全凭直觉,能不能治好看运气。司州人口本来就少,张珵熙一直觉得可能是不同族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加上这里的种群太繁杂,这才导致人口稀少的。如果生病无法治疗,人口预期寿命非常短,本就不多的人口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但这件事比教育问题更难解决,因为这医疗问题难度太大了,不是随便找一个看过两本医术的人就能行的。但眼下这个问题难以解决,张珵熙只能选出了几个有药草精血统的半妖,把唐景从系统资料里找出来的资料给他们速成一下,虽然效果未必能有多好,但也至少可以改善现有状况。结果他忘了这些人不识字,就又统统让他们进学校先识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