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周而复始 > 第106章 第104章

第106章 第104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要说什刹海酒吧一条街,从初建到逐渐有规模,再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近100家。

现如今酒吧餐饮的经营主要归什刹海商会在监督管理,至于治安巡防这一块,则是什刹海安全委员会负责。

要说这两个部门都是民间组织,一个由工商、税务牵头,另一个则是由公安分局、治安大队牵头。

什刹海社区巡防安保委员会是什刹海地区的一个特色项目,为的就是确保辖区小商小贩、酒吧、餐饮业的秩序良好,提高居民、游客的安全感,职责主要就是配合公安部门做好治安巡逻、节假日的安防工作。

委员会里的成员都是附近居民或餐饮业的员工,会长是由什刹海这一片居民推选出来的,最德高望众的人担任。

这个人正是金启晗的姥爷,金达安,金老爷子。

金达安出生于1930年,原姓爱新觉罗,附近的老邻居见到金老爷子有时候还会玩笑似的戏称他一声‘贝勒爷’。

说实话,金达安的父亲,那才是真正的贝勒爷,不过那都是老黄历了。

解放后,这些前朝的皇族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关起门来,过着自已的日子。

金达安姊妹三个,他是家中最小的。他自小研习通背拳,拜师的老丨师父是练通背拳的世家,这种拳是北方拳种,长年练功,胳膊很硬,用行话讲就是棉花裹铁,随便打人一下,能疼上半天,身体硬的跟钢板似的。

过去有句老话讲,穷文富武,家里没点钱的,没法学这个。身体条件是一方面,脑子也得机灵,悟性得高,才能学的快。

金家老三凭着自已一身硬功夫曾在年轻时混过帮派,20几岁的时候家里给相了个姑娘,喜结连理,这姑娘就是金启晗的姥姥,娘家姓朱,闺名绍婉,真正的大户人家的小姐,珠市口那边曾经有两条街都是她家的。

这就是所谓的隐形的权贵,像咱京城有隐形富豪什么的,金朱两家就是隐形的权贵。

在帝都的地界上,不缺有钱人,像拆迁户,一夜暴富的有的是,但是这些人基本都算不上上流社会的人,因为他们没有社会力量,就是有钱的老百姓,也就是这样了。但是隐形的人脉关系真的太牛X了,这些可都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朱家在动荡的年代,得了金家的济,没受到什么迫害。金老爷子把老太太保护得特别好,像眼珠子似的疼爱着。

因为不管怎么样,是人就要回归家庭,金达安收了心,他花心过,也放弃过,他说过一句话:男人就得喝得了烈酒,也护得了最心爱之人。

再之后就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那时候各帮派各区域把头都在什刹海溜冰场茬架,不过这帮人见着金达安,都会毕恭毕敬叫一声‘三爷’,显得就是那么的乖巧听话。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地界,这位爷说了算。

人们知道在北城有事找派出所不如找金三爷管用,谁要是被小混混欺负了,只要找上他,都用不着警察,三爷就能给那帮小崽子‘拿拿笼’。

一顿拳打脚踢是免不了的,该赔钱赔钱,该道歉道歉,那也比进炮儿局强啊,进了炮儿局,孩子就真的毁了。

金达安打响名号是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那时他遇见一个小伙子来京城告丨状,家里死了好几口子人,申冤多年一直未果。

也不知道他当时是怎么听说这个事的,往上面递了句话,小伙子这事就有人管了,解决了,后来小伙子直接给三爷跪下磕头了,这事就这么传开了。

像金家这样的人家,有着强大的人脉关系,干什么事递张条子就成,消息灵通,走到哪儿都吃得开,某些你有钱也不一定能搞定的事,往往人家一句话就管用。

普通人在社会上遇到的不公,人家是一点也遇不到。

年轻时候混的是人,朋友们只要一句话,说吧,咱俩谁跟谁,帮你,行!好事不能便宜了外人,那叫胳膊肘往外拐。

我家有事了,你帮衬我,你家有事了,我帮衬你,互相帮衬,越有权,越有钱,就是这个道理。

老了,就混的是自在了,就是所谓的不想干什么就能不干什么,这境界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得了的。

要说金达安的这种仗义,是老一辈江湖人最尊崇的,他的朋友遍天下,甭管是有身份的还是没身份的,人家都结交,他一生就尊崇他自己的道。

他从不悲天悯人,毕竟众生皆苦,他只帮那些愿意努力的人,这就是他的道。

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连曾孙都有了,金达安也便不再理会江湖上的事事非非,平时没事的时候老爷子就喜欢养花养鸟。

核桃、扳指,笼中鸟,老爷子是一样没落。

有些人认为金达安有本事不给自已谋个一官半职,觉得他亏大了,但是他看重的压根就不是这个。

帝都人都有个特点,对仕途和权术不屑一顾,因为那点心思全花在自己的喜好上了,就是所谓的‘玩’,玩就要玩出花儿,玩出彩儿,混就要混出个名堂。

几十年来,金达安和当地的胡同串子、小混混大多是不打不相识,后来也间接帮助过很多人,不为别的,主要就是想让孩子们有个正当的职业,成天出去逞凶斗狠总归不是什么好营生,爹妈养育不容易,不能给社会添麻烦。

老爷子后来救助过很多失足的年轻人,一开始是让他们帮忙跑个腿,给点好处费。后来他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授人以渔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于是他便让这些人去自已家开的茶楼饭馆学艺,传授他们吃饭的本事。

30多年来,金达安收容了一批又一批的劳改释放人员,他教他们重新做人,让他们有能力重新在社会上立足,不至于走到哪里都没人管,最后又犯事被抓进去。

老爷子的义举得到了公安部门的大力赞扬及肯定,于是当什刹海这边要成立巡防安保委员会的时候,分局领导第一个想到的会长人选便是他老人家。

老人家气场在那摆着呢,手下又都是一群刑释人员,哪有闹事的,往那里一站,都能震得住场子。

不过,在巡防委员会挂名的,有一个算一个,连金老爷子这个会长本人在内都是义务的,说白了就是居民自治,有人敢在这个地界上惹事生非,那是坚决不允许,必须严肃打击。

自打巡防安保委员会成立以来,什刹海包括鼓楼、南锣鼓巷那一带,鲜少有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事情发生了,酒吧街的经营环境干净了很多,每天都是井然有序。

……

大概三四十分钟以后,陆夏回来了,经他口术,‘淡沫酒吧’那边有一拨混混在酒吧找茬,张盐怕控制不住局面才喊了巡防队的人过去撑场子。

陆夏他们过去直接一人一个将闹事的拎出酒吧。

没错,确实是拎,就像拎小鸡子一样。导致围观群众哈哈大笑,直呼这热闹看得有意思。

陆夏边系围裙边叨叨:“张盐真是多余,就那几个白斩鸡还至于叫人过去撑场子?他一个人就能搞定。”

“他是老板,要动手也不能是他。”

“现在犯罪成本太低了,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在别人地盘上闹事,我也真是服了。”

“那是没赶上严打,赶上严打让他试试。”

两个大哥正聊着天,方禹哲这时候插了句嘴,一句话不过脑子的冲口而出,空气瞬间就凝固了。

说完方禹哲懊悔的不行,直想扇自已俩大耳贴子。

他在心里骂自已缺心眼,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要说陆夏、方禹哲还有林昊男,他们都是底儿潮的人。

见过混黑|道的人吗?眼前这三个就是了。

其实真要说他们是那种叱咤风云的黑|道大哥级别的人物,倒也算不上,顶多是跟在大哥手底下混饭吃的马仔罢了。

陆夏曾经是在三里屯混的,一开始是在酒吧给人看场子,后来是帮着老板抢工地。他16岁就跟着老板了,从第一个工地开始帮忙拆迁,他这人没什么技能,逞凶斗狠倒是一门灵。

跟着老板的那几年,陆夏还是很风光的,赚了不少,还开上了豪车。

后来坐牢是因为抢工地的时候,本来就打算吓吓对方的,结果手下的小弟们不懂事,不分轻重就把人捅成了重伤,赶上严打,他进去了七年。

方禹哲是所有员工里年纪最小的,15岁就不上学了,以前是混迹于地下赌场给老大背钱袋的,不过他被抓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在一次械斗中将人砍成重伤。点儿背,那一年他刚满18岁,同样被判了七年。

林昊男其实跟陆、方两人比较的话,多少有些冤,他本来是个正常人的发展轨迹,部队大院子弟。

因为堂姐被人用一些下流手段侮辱了,林昊男失去理智拎着刀跑去捅了那个人丨渣。

那年林昊男高一。

他确实是替姐姐报了仇,但是这辈子也毁了,那人丨渣家里有些背景,放出话来别的不管,只要人。

之后林昊男便跑去了外地,稀里糊涂、浑浑噩噩过了一段时间,偶然认识了一个道上真正的大哥,于是林昊男就变成了正式拿工丨资看场子的小弟。

在当今这个世道,要想挣钱就不能太守规矩,所以有一些事是大哥需要做,但是又不能出面,这些不太方便的事情,就由林昊男代劳了。

林昊男的这位大哥挺讲究,属于老派江湖人,绝不亏待手底下的人。

他专门开了几家店,不拿来盈利,股份是分给跟着他混饭吃的手下人,谁需要用钱就直接去柜台签字。

也是因为跟大哥关系好,周围的人见着林昊男都毕恭毕敬称他一声‘男哥’,前前后后林昊男跟着大哥干了六七年。

突然有一天,大哥被捕了,涉黑。

林昊男因为和他关系太深,被牵连进去判了15年,后来他在里面表现很好,减刑五年,2015年初重获自由。

大哥被判无期,不过估计表现好,七凑八凑减减刑很快也会出来的。

林昊男刚出来那时候,尝试过卖水果、卖菜,没赚到什么钱也没固定的地方住。

家肯定是回不去了,他也没脸回去,只能在外面独自讨生活。像保安、服务员这种正规招聘的工作,都需要一纸公章:无犯罪记录证明。

而像林昊男这种有前科的,根本没法从公安机关开出这样的证明来。

于是,林昊男出狱后只能从事一些不太正规的临时工作。

他又不想去干催债和高利贷继续给人当马仔,他不想把自已再次置身于高风险的环境中。

之后机缘巧合,他便在管片民警的帮助下,进入金家开的茶楼当学徒。

现在他是一名高级茶艺师、面点师,公司管交五险一金,还包吃包住。

要说现在的生活,当真是林昊男他们这些刑释人员曾经想都不敢想象的,做梦都想过上的,安稳生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