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惜罇空 > 第22章 头筹定策解国难

第22章 头筹定策解国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廷议一结束,太子与谢千弦,连着沈砚辞便被瀛君宣去了勤政殿。

去的路上,萧玄烨也不说话,态度极冷,可碍着还有沈砚辞在场,谢千弦也不好当即就哄,就这样进了勤政殿。

“见过君上。”

“都免礼。”瀛君摆摆手,似乎兴致很高,“李寒之。”

“臣在。”

“你不愧是状元之材,想不想升官?”

瀛君问的真切,眼中也是欣赏,这是真心想提拔谢千弦,可谢千弦小心瞥了眼萧玄烨,见他神色平静,便回道:“谢君上厚爱,臣是君上钦点的太子侍读,臣只愿尽心协助太傅教导太子殿下,不辜负君上厚爱。”

瀛君便又看了眼太子,从萧玄烨前几次的态度来看,他似乎是不满意这个侍读的。

可如今人家表忠心都表到他这个君上面前来,太子却仍不为所动,他便调侃一句:“状元郎这般忠心,看来寡人要想你做一件事,还得得太子首肯了。”

萧玄烨这才道:“臣不敢。”

“有什么不敢?”说着,瀛君从上首走下来,拍拍萧玄烨的肩膀,掌心的力道在衣袍上压出褶皱,随即,他抬手替太子理正了衣冠。

此刻,萧玄烨不觉得他是一国之君,他看见了自己的父亲。

瀛君也念着太子在文试时对公子璟留下的那份仁慈,似乎是安慰:“记住,你是太子,将来,是瀛国的王。”

“…是…”

瀛君满意的点点头,又叮嘱:“这次西境使臣来访,两国联姻之事,你可不要让寡人失望。”

“臣,定不负君上。”

“沈中丞。”

“臣在。”

瀛君来回踱步,似在思考什么,看看沈砚辞又看看谢千弦,仿佛想看见这二人的背后是否有一根线,沈砚辞似乎也看出了瀛君的疑虑,轻咳一声,拉开了与谢千弦的距离。

见此,瀛君喉间淌出声轻笑,道:“此去齐国,山高路远,沈中丞,你再带一个人去吧。”

沈砚辞于是作揖,问:“敢问君上,君上看中了谁?”

瀛君意有所指,点了点谢千弦。

这一下,三人都没想到,李寒之毕竟无职位,谢千弦一时忘了回礼,瀛君便道:“怎么,太子不答应,你不敢去?”

“臣不敢。”谢千弦忙行礼。

“大瀛律法赏罚分明,若是你二人办好了此事,寡人有赏,若是办不好,寡人一样罚。”

“是。”

“另外…”瀛君思索着,又继续吩咐,“武试。”

谢千弦眼眸一亮,只听上首的人又继续道:“瀛国此前未曾开过武试,既是你的主张…”

瀛君一边说着,一边又有些难办,这是谢千弦的主张,由他办自是最好,可他看着这年轻人,他终究只是太子侍读,却不说他这身板不适合干这些事,就冲着这个身份,也没多少人会信他办得成。

谢千弦看出瀛君的疑虑,道:“臣以为,术业有专攻,武试虽是臣的提议,但臣一介书生,并不适合主办。”

见他还算懂事,瀛君也给了个好脸,一想他是实打实的护着太子,便试探着问:“状元郎是想举荐,柱国将军?”

“臣不敢举荐,”谢千弦说的平淡,似是听不出瀛君言下之意,“但若君上真想臣举荐一人,臣以为,是太尉。”

萧玄烨垂首盯着青玉地砖上自己米糊的倒影,映出那双眼中的忧虑,他知道谢千弦是在尽力打消瀛君的疑虑,可用许庭辅,还是太过冒险。

但谢千弦却觉得,太子有恩于许庭辅,而相邦愧于他,许庭辅怎么也是个聪明人,且武将为国死战,他不会让相邦扰乱武试。

许庭辅仍是三公之一,武官之长,由他主办武试的确是最合适,但瀛君仍旧不放心,所以他让上官凌轩为辅,要两相压制。

出了勤政殿,沈砚辞先是向萧玄烨行了礼,才看了眼谢千弦,郑重道:“抱歉。”

谢千弦淡然一笑,反问:“为何?”

“我此前,以为你与常人一般,如今看来,李兄的胆识,我自叹不如。”

谢千弦浅笑一声,却看向萧玄烨,说:“是我家殿下教的好。”

回了太子府,没了外人,谢千弦总算是能把心思放回在萧玄烨身上。

书房中安静的可怕,萧玄烨依旧要批奏折,谢千弦一边研墨,而他分明在研墨,目光却黏在萧玄烨执笔的指节上,小声问:“殿下生气了?”

萧玄烨笔间一顿,墨珠将坠未坠,欲写下“金错刀”的笔锋却稳如寒山,他语气不轻不重,反问:“你会怕?”

他又追问:“状元郎胆识过人,也会怕?”

这一听就是生气了,谢千弦赶忙示弱,尾音带着颤意:“殿下…”

“你提议和亲,就没有想过,万一君上当真是要我娶西境的公主?”萧玄烨语气依旧不悦。

“原来气的是这个?”谢千弦在心里嘀咕着,他原以为是险些将三公主纳入嫡系血脉一事,不想竟是这事。

看来萧玄烨已经有些在乎自己,他便顺势哄着:“殿下…”尾音轻飘飘的,却似有无限眷恋裹挟其中,“小人,哪里舍得了…”

“哼。”萧玄烨冷笑一下,似乎并不领情。

谢千弦于是走到一边,慢慢蹲下身子,就靠在桌子边,一双桃花眼含情脉脉,直勾勾盯着萧玄烨看,笑容惬意,那模样当真是看着自己的爱人才有的依恋不舍。

萧玄烨开始没管他,可这炽热的眼神从角落里透过来,照的他心乱如麻,他终于不耐烦:“你在看什么?”

“看殿下啊,”谢千弦朝他轻笑,那双含露的眼睛也随之一亮,语气柔情的快要溢出来一般,“小人要随沈大人出使齐国,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我现在不看个够,怕路上会想殿下。”

似是想到什么,他又补了句:“哪怕现在看够了,也还是会想的。”

谢千弦还想逗他,故意靠近了点,目光灼灼,继续问:“殿下呢,会想我么?”

墨香卷着他温热的吐息漫过来,不知是否是这样的话语太过直白,萧玄烨想起了烛火下那一眼。

那是李寒之第一次说爱慕自己,也是这辈子第一次有人说爱慕自己,不是那个清风霁月的德昭太子,是他萧玄烨而已。

他察觉到这份悸动,又深知不该如此,他不该给自己留下弱点,如果那个弱点是一个人,那是最致命的,于是他不再看他,只是提醒着说了两个字:“礼数。”

谢千弦没讨到什么好脸色,却依旧不恼,事实上,他知道萧玄烨是有感觉的人,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感觉。

第二日,瀛君亲自携百官送别,众臣都看出瀛君对这泉吟公子是如何的宠信,至于那李寒之,区区的太子侍读,是沾了光,可也有人看出来,瀛君与太子的关系,似乎缓和了许多。

等谢千弦随着沈砚辞一道上了马车,萧玄烨也没有同他说一句话,不知怎么他竟还有些失落,临上马车前,他最后看了一眼萧玄烨,后者依旧淡淡的,冷冷的,谢千弦也不再多做纠缠,眼下有更要紧的事要做。

马车动起来,带着数车珍宝,向齐国进发。

萧玄烨不在,谢千弦稍稍卸下李寒之的伪装,看着眼前这泉吟公子,忽问:“沈大人,你害怕吗?”

沈砚辞摇摇头,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有何惧?”

谢千弦淡然一笑,想起他的变法,听说瀛君后来采纳了些许,从底层开始,那些守着俸禄过日子却无作为的官吏,有大多都被罢免了,后来,这一整套变法选在了端州试行。

据说那端州郡守曾是他的主公,后查出来其祖上皆依附于殷闻礼,官职皆是由此得来,因着这一点,也被抄家了。

可谢千弦想,那端州郡守背后与相邦有着联系,恐怕这一点,才是他被抄家贬职的原因。

不过谢千弦没有多问,一来这算是他的私事,二来也是他的痛事,他总是明白与人打交道的分寸。

“沈大人,不如你我二人,分头行动吧。”

沈砚辞看他一眼,有些好奇,“你想怎么分?”

“明怀玉已被齐公奉为上宾,我们哪怕派再多的使臣,都不见得能在明怀玉眼皮底下说动齐公,所以,我们得换个切口,你是寒门之光,也算是声名远扬,你去与荀子汇合,我去找另外一个人。”

沈砚辞细细想着,觉他说的不无道理,又想到谢千弦说的另一个切口,结合齐国的朝局来看,他问:“你所言另一个切口,是齐国将星裴子尚?”

“正是。”

“话虽如此,”沈砚辞皱着眉,有些担忧道:“可裴子尚麒麟才子出身,如今又是齐国上将军,心高气傲,他会见你么?”

谢千弦幽幽一笑,“会的。”

“你怎么确定?”沈砚辞狐疑地问,却见李寒之只是笑着摇摇头,故作神秘道:“天机不可泄露。”

裴子尚一定会见他,这一点,谢千弦几乎可以担保。

根据斥侯的消息来看,裴子尚常年扎根齐国边境雁翎关,那处与齐国都城临瞿不远,他只愿明怀玉说动了齐公,便没有继续将心思放在裴子尚身上,亦或者,他能先明怀玉一步去拜访这位老友。

于是,他与沈砚辞在雁翎关外兵分两路,沈砚辞继续赶往临瞿,谢千弦则是往雁翎关那处去寻找裴子尚。

瀛都阙京中,收到都护府来信,也许是看在这些年瀛国不曾断过的支援上,他们愿意协助瀛国促成与西境的联姻,西境使臣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事实上,楚子复收到了一封来信,没有落款,可那一手真真切切的“越青戈”已经告诉了他这信来自谁。

安澈已死,只有他那小七会写这字,而楚子复苦心维持着西境与中原的关系,有这样一个和亲求得双方安宁的机会,他自然求之不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