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争朝 > 第152章 百姓

第152章 百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冲回到偏殿,立即跑到床榻上,怮哭起来。

“陛下。”太监童瑾劝慰道,“您别哭坏身子......”

“朕是天子,宇文泰他,竟然敢当众责骂我!”刘冲擦擦眼泪,“要朕封他为秦公,还要九锡之礼[1]。朕还得封他的岳父,为正六品敦州司马。张年本来是个县尉,现在要连升三级。他要讨他岳父的欢心,还要朕给他盖章。”

他说着说着,又再次哭泣,泪流满面,身子一抽一抽的。

宫女打好温水,给刘冲地上手帕。

“陛下。”童瑾左顾右盼,“司徒王棠对宇文泰专权,十分不满;另外从太史令傅康的儿子傅澈,因为是京山县主的驸马,现在宇文泰将刘氏宗亲晾在一旁。傅康父子自然是不受重用的。”

“嗯。”刘冲擦干眼泪,“你秘密宣二人进宫,不要让外人知晓。”

“是。”童瑾说道。

辰时。

御史台。

卫昕穿着深绿色官服,配九跨银带,执竹木笏。

她现在是从六品知弹侍御史。

御史台台院设立四名侍御史。分别是一名知杂事侍御史,一名知弹侍御史,两名东西推的知推侍御史。知杂事侍御史是负责处理台内日常事务,在朝廷殿中,以及各州秘密安插监察御史,给朝中大夫提名迁改,评定令史的考题。知弹侍御史辅助御史,弹劾案中的官员;天子坐朝,知弹侍御史宣读弹劾文章,并在朝廷议罪。

东知推侍御史是负责案牍,及九寺五监的及三司受事,南疆外务;西知推侍御史是负责三省六部,北朔,东闵,西凌受事,兼任匮使。匮使使负责铜匮里的秘密举报,举报对象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朝堂命官。

甄士与邓先进入台院。

“知弹侍御史张依拜见两位大人。”卫昕行礼如仪。

甄士的职位原本是知弹侍御史,现在宇文泰把他调为东知推侍御史,而邓先则为西知推侍御史。

“张侍御史不必多礼。”甄士说道,“你我同僚,全是为了太师。太师安全无恙,我们御史台才能风调雨顺。”

卫昕笑而不语。

“张侍御史,我们正在审理原太常卿顾分,与叛贼陈校暗中勾结一事。”甄士说道,“今日未时,请张侍御史来到审讯室一,听候案件审讯,你做好笔记,攥写弹劾文章,到时要在宣德殿当着文武百官朗读。”

“是。”卫昕微微欠身。

未时。

审讯室一。

御史中丞杜文,知弹侍御史张依,东知推侍御史甄士,西知推侍御史邓先,以及御史台主簿崔怡。

审讯对象是前太常令顾分。

顾分自十一月二十四日逮捕进御史台以来,他身体瘦弱,眼角布满新旧的疤痕,嘴唇不由自主地冒出血泡,手指残缺,长短如一。他的脚趾朦胧一片,残片血肉分不清晰。

顾分情况特殊,他既是朝廷命官,又是敦州顾家人,案件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东西知推侍御史不可缺席。

“顾分。”杜文说道,“你与两任南疆节度使窦栾,以及陈校关系匪浅。本台院经过调查,你唆使陛下重用叛贼陈校,讨伐太师宇文泰,此乃第一案;敦州顾家,端州陈家,并州窦家参与昭成观残害女道士案件,这是昭成观观主湛坤道长列举顾家参与人员的名单,这是物证,此乃第二案。”

顾分弯弯嘴角。

“你笑什么?”杜文说道。

“站在,你旁边的,张依,知弹,侍御史。”顾分说,“她不是,张依,她的名字,叫作卫昕。”

“血口喷人。”杜文立马拍着桌子,“张依是御史台台院的知弹侍御史。”

“张依原是锦衣卫经历所的经历。”甄士不以为然,“但是她处事不惊,我们御史台是破格取用的。这次平定南疆,除掉叛贼陈校,陛下与太师决定提升她为知弹侍御史。我们御史台无人有异议。”

“顾分。”卫昕眼神镇定,“你这么念念不忘,诬告我是卫昕。熙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的晚上,卫昕就已经自戕了。她的母亲卞夫人,是经过皇帝与太师的恩准,住在张宅。”

“案子已经完结,如今你又旧事重提,是质疑宣景皇帝吗?”卫昕反问道。

冯令史进入审讯室一,微微向杜文等人行礼。

然后,冯令史在杜文旁边,低声耳语几句。

杜文思虑片刻,说:“今日就审到这里吧。”

卫昕等人面面相觑,微微欠身,说:“是。”

十二月初三。

巳时。

张宅,书房。

卫昕一袭碧青色缂丝水纹蜀锦棉袍,梳着垂云发髻,戴着金色圆圈耳环。

“顾分的事情先搁下吧。”宇文泰喝着茶。

“他谋反,残害道士,朝中有什么异议的?”卫昕眼神冰冷。

“问题就出在这。”宇文泰说,“现在封公风波,朝中议论纷纷,我心神不定,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了?”

宇文泰说完,看着封公的奏章,叹了口气。

“哦。”卫昕走到他身边,打开奏章,“皇帝下诏,册封太师宇文泰为秦公,加九锡。这不是好事吗?”

“现在我只是平定南疆,朝中大臣不服,觉得我,实在是不应该接受陛下的恩赐!”宇文泰拧着眉间。

“逾明,陛下封你为秦公,理所当然。”卫昕眼神妩媚,“要不是你,陈校早就来到金城,俘虏皇帝,一众女子以及大臣了。这次金城危机能够度过,是你运筹帷幄。你又何必自寻烦恼?”

“朝中有人已经对我不满了。”宇文泰面露难色。

“那又如何?”卫昕不以为然,“南疆现在得以解放,要以政策安抚人心。封秦公,就是对你的褒奖。”

“云舒,母亲和梁怡说父亲是忠臣,我应该效仿父亲。”宇文泰说。

“逾明。你父亲的愿望,是要江山属于宇文氏。”卫昕一语中的,“你现在是平定南疆,解放南疆人民,这就是功。你封公,就是向这个愿望靠拢。你心中所想,是锦绣山河,是万千黎民。难不成就害怕那些流言蜚语吗?”

“现在,东闵,北朔,西凌都依然是由外臣管理。难不成,他们不会成为下一个陈校,公然背叛朝廷吗?”卫昕说道,“他们是不会将百姓放在心里的。谁会去制定政策,是想着百姓的生活呢?”

“只有你。”卫昕眼神妩媚。

宇文泰得到点拨,那些疑虑烟消云散。

“那顾分呢?”宇文泰换了话题。

“逾明。”卫昕盖上奏章,苦口婆心,“文定一年,你曾经答应我,说早晚会清算顾分。现在机会就在眼前,要是朝中有人保他,那就是同党,那就是忤逆,我们就可以一网打尽。顾分的罪状越多,就可以将他的同党全部供出来。”

“我有点明白了。”宇文泰说,“你是,要彻查你父亲的案子。”

“定罪。”卫昕敲着奏章,“章懿皇后窦欢因为与顾分的私情,毒害章德皇帝。至于宣景皇帝的死,我们可以推算出顾家是参与此事的。私通外臣,毒害皇帝,陷害忠良。”

“别说夷三族,顾分这个罪名,诛九族那是跑不了的。”卫昕咬牙切齿。

“好。”宇文泰说,“你的身份,会不会对此案有影响?”

“我是张依。”卫昕目光如炬,“我帮助江州卫家翻案,我依然是张依。”

“嗯。”宇文泰摸着她的脸,“明白了。”

两人紧紧相拥。

未时。

张宅,正厅。

幕僚们正在喝着茶。

“主公,南疆现在的生活需要恢复秩序。”张琛说,“我们阅览的名单,择选前往南疆任命的地方官员名单,基本是选不出。”

“什么意思?”宇文泰神色愠怒。

“主公。我们的科举考试,学生多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的子弟。”郭济说,“熙宁二年,章懿皇后选拔女官,多是寒门女,进入六部,大理寺,御史台以及锦衣卫任从九品官职。这些是寒门女,局限于这几个部门。寒门弟子那就更少了,穷人是很难有读书的机会的。比如我,也是因为有前江州刺史卫炎的帮助,来到金城,结识太保。寒门弟子有推荐尚且困难,何况是没有任何门路的!”

大周只是设立国子学,太学,这些都是面向一品到五品的官僚子弟。

“那要是我们设立州学,县学,面向的是八品以下子弟,以及庶人呢?”宇文泰问道。

“嗯。”练宥说,“各县设立县学,各州设立州学。主公,我以为此举妥当。”

“除了县学,州学。”郭济摊开手,“还要设置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这几类门课,面向八品以下子弟,以及庶人。”

“那么学费呢?”张琛面露疑色,“这笔钱怎么出呢?”

“国家一半,子弟一半。”练宥说,“有绸缎的就送绸缎,有麻布的就送麻布。况且,绸缎和绢丝可以换钱。”

“嗯。”宇文泰说,“我会向陛下写奏章,在金城四个县,以及南疆四个州,以及州下的县,分别设置县学,州学。”

“主公。我们解放南疆,这个田亩政策。”张琛说,“既然我们在短期,无法择选妥当的人才。那我们的政策,是要让南疆的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我的主意,就不如问问百姓。”

宇文泰皱着眉头,问道:“问百姓,想要什么?”

“是这样。”张琛说。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

“郎清与斐然,你们派校事府的校事。”宇文泰说,“分别前往南疆各州,各县,秘密查访。目的有二:百姓缺什么。如何帮助百姓。统一攥写报告。”

“是。”张琛和郭济点头。

亥时。

卫昕房间。

卫昕翻阅宇文泰写建立州学以及县学的奏章。

宇文泰沐浴完毕,走到她身后,问:“写得如何?”

“字迹清隽。”卫昕说道,“我觉得少了一样。”

“少了什么?”宇文泰将帕子递给卫昕。

“女子也可以进入州学,县学。”卫昕给他擦着头发。

“女子?”宇文泰若有所思,“女子的确可以进入县学,州学。”

“是啊。”卫昕说,“女子不用提早成婚,而且婚姻不该束缚女子,只能困于那四方格中。她们一样可以进入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做官。若是有女子喜欢驰骋沙场的,也可以做女将军!”

“好。”宇文泰眼神发亮,“我现在就加上。”

卫昕浅浅一笑。

十二月初五,宝运皇帝,太师宇文泰同意中书省《关于在金城,南疆四州,试行设立州学与县学的政策》。

十二月初八,校事府校事派二十二名校事分别前往南疆的江州,敦州,并州以及端州,秘密探访当地,询问百姓。

十二月十一。

端州,瓦笼县。

校事贝幼怜来到瓦笼县探访。

他走在街上,看见百姓的住处倒是干净些。

一个老妇走出来,问道:“这位官人怎么称呼?”

“在下姓贝,是游学的才子。”贝幼怜拱手道,“可否讨一杯热茶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