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喇叭似的,十分艳丽,忙高兴地朝银子炫耀:“银子银子,你看这个好不好看!”
银子被逗得咯咯笑,接过小花插在了头上。
林笙瞧着热闹,闻声抬头看向两个孩子,见着银子头上那朵蓝紫色花儿,突然眼睛一亮:“这是……”
家里实在穷得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孙兰看林笙生得白白净净,和他们这些乡里人很不同。
孙兰怕他瞧不上这些,毕竟这么大的恩情,就是让她给林笙做牛做马都不为过,正念叨说:“这两天运气不好,陷阱里没逮着兔子,不然还能给你抓几只兔子吃,山里的兔子肉香。”
林笙抬头问道:“兰姐姐,你常进山吗?”
“三天两头去一趟吧,有时候去看看陷阱里捉到东西没有,有时候去砍点柴火。”
孙家以前是个猎户,她打小就跟着学了点做陷阱的手艺。后来给柳山生买药贵,存不下钱,她才重新捡起这手艺,偶尔去后头的山里做点陷阱,弄点野味吃。
要是运气好,打得多了,还能拿到城里卖点钱。
可惜老爹去的早,她学得不精,也没那个力气,大的野兽不敢去猎,也就能捉捉兔子山鸡雀儿之类的小东西。
“那这种花,也是在山里采到的?”林笙从背篓里又找到一枝,拿给孙兰看。
小花是艳丽的蓝紫色,花梗纤细,叶子长长的带个尖儿头。
孙兰接过花梗瞧了瞧,不太认识,就是挺寻常的野花,樟山深处有很多这种野花。有时候做陷阱进的深了,能见到不少,花花绿绿、白白紫紫的,一片一片还挺好看:“约莫是进樟山挖菌子的时候,带进来的野花吧?”
文花乡是个山坳,背后头靠着的一大片全都是山,有高有低连绵不绝。
山包围着文花乡,让乡里气候湿润,一年四季山头都是绿的,但也是山让文花乡穷。
山太多了,垦不动,路也不好走。
除了乡里人砍柴常进的就那几个半高的坡子,还有垦出来做梯田的几个小山头,更里头的都还是茂密野山,树又高又大,进的深了,抬头都瞧不见天光。
只有谁家盖房子要大木头,才会带人进去砍树。
孙兰祖上是干猎户的,嫁出来之前,祖祖辈辈就住在山里,靠山吃山,所以对山里格外熟悉,比乡里一些老人还要熟。
林笙又从背篓里一顿翻看,很快再次浮现惊讶神色。
他挑出了一根草茎,叶子是成对地串在茎上,又长又圆的似个织布的纺锤,还沾着清晨没晒干的露水。
“兰姐姐,你再看看,这个也是那片山里挖出来的吗?”
孙兰实在想不起来,山里叫不上名的花花草草太多了。但这些都是她一早进樟山挖菌子带出来的,左右错不了那一片地,便点点头:“应该也是。”
林笙一下子站了起来,忍不住问道:“那要是再进山,你还记得是在哪里能找到吗?远不远?”
“算不上很近,约莫得往山里走两个时辰……”孙兰仔细回忆了一下,毕竟一早天都没亮她就进山了。
她看得出林笙眼里的光亮,不由纳闷道:“林医郎,你想要这个?”
林笙点点头。
或许文花乡人见得多了,都觉得那是排不上用场的野花野草,但林笙却知道——
那蓝紫色的花儿,是龙胆草的花苞。
那株纺锤形叶片的草茎,则是乌药的地上植株!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清胆,可以治疗湿热黄疸,惊风抽搐。而乌药,更是被誉为“仙药”,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
这两种药的生长条件并不苛刻,但想要长得好,却需要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文花乡合山环抱,山多林多,十分湿润,这种气候简直就是各种植物野蛮生长的乐园宝库。
如果林笙没有想错的话,山里还会有更多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