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头——实际上,他决定重新检地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父亲当年的壮举,也是基于丰臣家现今的财政问题。如果是战事影响较大的地区,调查出来的石高很可能不增反减,这样一来反而要减少税收。如此……不仅不能做出父亲的成就,丰臣家的财政还会更加吃紧……
就在这时,同样在昔日参与了检地的片桐且元提出了与长束正家不同的意见。
“秀赖公,长束大人的提议固然谨慎,但我认为,全面检地才是当下最优的选择。毕竟太阁检地时,有一些石高是大名们自行申报的……如此,难免有隐瞒不报者。全面检地不仅能让丰臣家的税收更加透明,还能树立秀赖公的威望。”
秀赖闻言,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点了点头,目光转向长束正家:“我认为片桐且元的提议更为妥当。我决定了,从今往后,将在全国推行全面检地。”
听到这个决定,长束正家脸色微微一变,却没有多言,只是默默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他预感到秀赖这一决定或多或少和自己之前提到的财政问题有关。然而作为当年统筹全国检地结果的人,他深知检地会牵扯到多少利益。虽然丰臣家现如今的财政在大野治长、织田有乐等人贪赃枉法,铺张浪费的骚操作之后不容乐观,但如果认为检地能找补就大错特错了。
检地并非敛财的手段,而是为了实事求是统计出田地产量的多少。虽然理论上战后恢复农地应该会让石高有所增长,但这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
更重要的是,检地是一件非常得罪人的差事……如若有人在检地时好大喜功,没有据实以报,或者借着检地的名义敛财,都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全面检地固然看似宏大,但动的将是诸多大名的石高,触动各方利益。更何况,丰臣家如今的班底……真的能推动全国规模的检地吗?
当夜,和长束正家一样难以入眠的还有木村重成。这位年轻的堺奉行对检地这个概念一无所知,被委以重任后根本不知如何入手。
思来想去后,他最终来到了曹太郎的宅邸。
“请问……石田右府今天是否在你家……”
看着曹太郎核善的面孔,这位英俊的小伙吞吞吐吐地问道。
然后就被曹太郎黑着脸瞪了一眼。
“我和石田右府的私事就这么让你感兴趣吗?”
“不……不是的!我有要事想要请教……!”
“再把这里当私塾可要收学费了!而且我可不想又被你们审一次。”
曹太郎说罢就要把门关上,木村将手卡在门和门框之间,迫切地说道:“是关于检地!秀赖公要重新在全国范围进行全面检地……可我根本不知道检地是什么。”
“哈?”
曹太郎听到“全面检地”四个字时,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微妙。他倚在门框上,眉头轻轻一挑,目光里带着几分审视和嘲弄。
那小屁猴又要瞎折腾些什么玩意出来?
“什么?秀赖公要在全国范围重新展开全面检地?”
提起秀赖突然要搞检地这件事的时候,石田三成,这位昔日太阁检地的主要执行者也大惊失色。
“秀赖公说,太阁在世之时最伟大的政绩就是通过检地确立了石高制,如今,从天正十年开始的太阁检地已经有些年岁,正是重新检地的好时机……”
“重新检地?你知道太阁检地的初衷是为了什么吗?”
太阁检地用石高制奠定了治理天下的规则没错,然而,太阁之所以要冒着得罪多方利益集团的风险推行检地,除了统筹资源以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目的。
那便是兵农分离。
乱世之中,国人众自立山头,农耕者抛弃田地作为浪人四处游荡,天下平定后,这些人将成为重启动乱的隐患。为此,如何避免国人众发动一揆,无业浪人惹事生非便成了稳定天下的关键。
检地、刀狩令看似是两个政策,实则是为一体。通过检地让农民有地可耕,确立归属与责任,再通过刀狩减少国人众大范围滋事的可能。这两个政策是太阁实现兵农分离的前置条件。
但要改变多年以来的制度必然会动到多方利益。之所以要冒着天下之大不为这么做,是因为太阁坚信兵农分离之后,天下才能真正稳定下来。
太阁检地其最重要的目的是确保统治的稳定性。那些检地的成果都是在经过许多争议和矛盾后最终确立下来的,中途不乏各种冲突和抗争。此时再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检地,若是操作不慎必然会引起新的动荡。
如果是以敛财为目的,试图通过发现更多石高从百姓的耕地中找补,填充丰臣家的财政,从根源上便是取乱之道。
听三成讲完太阁检地的背景后,一知半解的木村重成只听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检地水很深,并不是秀赖所说的那种功在千秋的大好事……搞不好不但不会利国利民,还会变成千古罪人。
“那这…………这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