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轻嗅蔷薇的。
刀行策表面看着沉稳稳健,但是内心是有些内向内敛的,不大会表达自己,但也是拥有一副赤诚之心
这种人虽然看着是不大好接近,但是一旦认识了之后,就会觉得他这种人实际上还是蛮好的。
他虽然不像是江湖人士那般的侠义肝胆凭借一腔孤勇惩奸除恶,但确实是正直严厉的那类,单一眼看去便知晓他可靠且认真,做事情的时候比较沉稳,有自己的规划,很少浪费时间做毫无意义的事情。
不喜欢虚无缥缈的东西,更看重实实在在的事物,这种人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到底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不同。
这种人有责任感和逻辑性,不会云里雾里,会一步步朝着目标前进,具有坚定不移的态度和深思熟虑的稳健思想,虽然想法并不会那么轻易改变,但也因此形成了稳定而坚韧的性格。
像刀行策这样的人、看着在平时办事中就很少出现一些岔子,无论做什么都比起别人更为可靠,不过这种人也往往难以改变自己的看法,也就是所谓的一旦他们认准做某件事情时,就很难发生改变。
对于刀行策而论,实际上念酒那般的想法从未说出口,却是与自己所认为的不谋而合,在一定的立场上面,职责与担当的确是颇为重要的。
就好似执法者,必然是遵循且依据律法,在规范的范畴之中,就连平常的行事作风也不觉会偏向那般。
对他们来说,言语就是庄重的承诺,能够给自己带来一定的约束作用,也能够更好的维护与保证自身与社会的安定秩序与规范。
虽然有时候这种人看着比较传统守旧,但往往也是这种人具有清晰远见的思维辩驳,对于认准的事情会知晓什么时候下手,而没有保证的事情很难到达。
这样的事情刀行策也是明白的,也正因如此,在细致之中也会察觉到一些不同凡响的地方。
刀行策虽未曾言说,但有时候还是会注重细节,能够记住一些琐碎的小事,尤其是在世人之间、职责之上。
对于刀行策看来,念酒这种看着傻乎乎大大咧咧又时而小心翼翼审时度势的态度,大概也能够看出其中难得的逻辑性,很擅长客观分析。
念酒这样的人,其实很容易发现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虽然看着有时候有点吊儿郎当,但是起码心性是好的,因此刀行策纵使对这类人不感冒,但也并不反感。
虽然说念酒最初一副江湖人士的做派,偶尔也是傻的可怜,但这样的模样,大概也很容易让人觉得是纯良无害的,这未尝不是另一种适应社会生存的方法。
刀行策说不定自己是什么态度,但的确扪心自问并不讨厌念酒,甚至偶尔会有教导看待之心。
再者说来,在遇到念酒之前,刀行策也一直觉得自己不会有什么喜欢的人,或者是欣赏看待的类型。
虽说真的要按照印象说来的话,刀行策大概所喜欢的就是那种有凝聚力,又有社会责任感,脚踏实地,丝毫不虚伪浮夸的人,也类似与自身这种,所谓志趣相投。
不过在之后见到念酒,刀行策也才慢慢的意识到自己还是对于这样的后辈有些好感,尽管他们并不算相同的人。
在最初的一次评价之中,刀行策对念酒的态度也只是浅薄的止步于此,远远观望,很少有机会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
直到这次恰巧相遇,刀行策才渐渐明白念酒远远不像他最初所见到的那副模样,尽管也说不上是多好的关系,但是心里面也是客观看待的。
眼目视心,耳听辩驳,由心而生,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之后刀行策才会一次又一次的不厌其烦、也不计较念酒和自己的争论与纷争,甚至是在后续差点立场对立的情况下干戈相逢,最终解怨。
直到后来,刀行策想起此时这一幕,还是会不由得袒露出几分直率的言语由心,无论在历经千帆,刀剑相向,他还是会敬佩自己有这样一位似友非友,似敌非敌的陌路相逢之交。
此间之人,不胜万千之外,更在乎于尘世相逢,胜是失之交臂,更似必经之路。
要么怎么说世间有那么一句话,不打不相识,有的人、便是纷争冲突间才结识交际,更是在这其中生出了千丝万缕的纠葛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