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先生最大的顾虑还是害怕被俞景坤缠上,因为一时的好色把一辈子赔进去可得不偿失。
一上床,他就发现俞景坤没骗他,真是处男,那么俞景坤第一次亲密关系就能维持半年,比人家正经的relationship还坚固,abc先生就合理怀疑俞景坤是个死脑筋。万一再这样下去,俞景坤来问他要名分要未来就完蛋了,遂断崖式切割。
后来酒局重逢,abc多少有点尴尬和愧疚,才安慰俞景坤说:哎呀不是你不好,就是你太好了我才怕我自己放不下。(abc哥,说话的艺术也是被你拿捏了)
不过abc先生的预判还挺准的,俞景坤的确是个死脑筋……后来不就缠上伊恩了?
接下来就说伊恩和俞景坤的关系。
四、【俞景坤与伊恩的出轨误会】
27岁,俞景坤的情感观以及关系模式的舒适区已经完全塑形成功了,他非常习惯casual关系模式,人生的重心完全倾向事业和社交,这是前提背景。
他一开始发现伊恩年纪太小,再考虑到两人相遇的场所特殊,出于对陌生人的警戒,他怕被缠上所以果断放弃。
不过俞景坤大概也猜到伊恩不是自愿来的,虽然他不了解行情,但是他知道长这么好看的人是不可能来这种场所陪酒的,并且伊恩也表现出明显的不情愿。
这是俞景坤在最初会安心释放好感的原因,否则离开了club他就不会对伊恩感兴趣了,因为自愿下海的男生并不在俞景坤的选择范围。
谁知道第一次近距离感受顶级美貌的冲击,俞景坤发现自己竟然有点念念不忘,于是他去翻伊恩的照片望梅止渴,结果越看越渴,一个冲动,就去ace那儿问了一嘴。
了解到伊恩在英国长大,加上优越的外形条件,俞景坤自然而然就把伊恩和曾经的abc先生联系到一起。
这个时候,伊恩给出的反应彻底制造了这场惊天乌龙。
伊恩认为自己18岁还没谈过恋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得知俞景坤过往的潇洒casual关系模式之后,更加害怕被看轻。
所以他就装出一副自己是大情圣的样子,小男孩的虚荣心嘛。
观察期间,俞景坤虽然经常觉得伊恩的装逼发言有点神经,但是伊恩经验丰富这件事他是相信的。于是一上床,看到伊恩那么紧张还问他会不会很痛,俞景坤就直接傻眼了。
只是俞景坤反悔已经来不及,这时候他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并且走人也只会伤透伊恩的自尊心。
所以俞景坤报着怜爱心理和罪恶感完成了和伊恩的第一次。事后也是出于怜爱才抱伊恩去浴室帮他清洗,没想到一抱就抱了一辈子。
那么这里就要说到俞景坤早期不屑于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追求美人,结果在伊恩这里狠狠打脸的情况。
俞景坤的第一任床伴帮他牵线了后来LinkD的合伙人,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前任炮友大多是一些行业精英大佬,再不济也是孙墨这样八面玲珑的生意人。
有了前者的对比,所以和伊恩对话时,俞景坤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他意识到伊恩是一个无法与自己平等沟通的对象,所以非常犹豫要不要继续推动关系。
这就是那‘聊了半个月毫无进展’的来源。
只可惜这半个月时间在伊恩的视角下,误会成:对方是想要认真了解自己再恋爱,不是林白妍口中的着急开房的大多数男人。
事实上俞景坤的确是在了解的过程,但了解的目的并不是恋爱。
真实的情况是俞景坤对伊恩的好感一直在逐次递减,所以他非常犹豫要不要走出床伴关系的这一步。
这是第一个信息误差。
那半个月的节点是俞景坤出于安慰心理和孙墨发生了关系,这一晚之后俞景坤彻底明白孙墨对自己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吸引力,因此他决定从此以后只和孙墨做朋友。
伊恩在那半个月时间已经试探性叫哥哥,俞景坤没拒绝,所以他之后想来,认为伊恩在这个阶段已经默认他们在一起了。
但事实上伊恩认为确认关系的阶段,是他很害羞地对俞景坤说我喜欢你,他觉得这个告白算是一个确认关系的仪式。
这是第二个信息误差。
注意,俞景坤和伊恩发生关系的节点,并非俞景坤和孙墨回归朋友关系的节点。
对俞景坤来说,这两段关系,这两个人是毫不相干的。
所以俞景坤在后来的解释里向伊恩坦言:我和孙墨结束不完全是因为你。
那么俞景坤决定和伊恩进入床伴关系的节点究竟是什么呢?
是俞景坤发现伊恩也是擅长思考且有自己想法的人。
只是伊恩看到的世界非常窄小,他的思考角度很有限,很多时候也找不到答案,所以总是很迷茫,看起来神神叨叨。这时俞景坤意识到两人的差距源自于两个不同阶级的孩子被分配到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
于是俞景坤终于尝试输出自己的思想,他才发现其实伊恩非常聪明,伊恩的接纳性包容性很强,心态也很乐观,不卑不亢。只是成长的路上伊恩从来没有遇到过真正可以为他的人生指点迷津的导师和学习资源。
到这一步,俞景坤已经确认了伊恩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可以发展的床伴。
发生关系之后俞景坤默认这是床伴关系,因为伊恩从来就没有正式提出过恋爱诉求,至于男人在床上说的喜欢,俞景坤也不会放在心上。殊不知那句喜欢是伊恩怀揣着极其害羞的心思、给自己反复做了很久的思想功课才说出的告白。
落实亲密行为后,伊恩总是消息轰炸俞景坤、疯狂向他索取情绪价值、不打视频就生气、见面了就掉眼泪……
这证实了俞景坤最初的顾虑,所以他也不奇怪,只是心里很厌烦,不过他认为这也是自己被欲望冲昏头脑需要承担的后果。
俞景坤无数次想过终止关系,这时候,伊恩的美貌价值就发挥了缓冲作用。
俞景坤在哄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极大的情绪价值和视觉满足,所以他一次一次打消结束关系的念头。
而俞景坤安慰哄人的行为,更加坚定了伊恩认为他们是情侣关系的想法。
这里就是第三个信息误差。
到误会的第三阶段,俞景坤已经察觉到不对劲了。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像情侣,伊恩的行为举止完全越界,面对如此陌生的情况,俞景坤开始重新思考他们的关系。
而在这个阶段,伊恩已经在无形中开始了对俞景坤的‘驯化’,俞景坤却毫不知情。
伊恩在成长过程中最为熟悉的就是他的美貌特权,这就导致他非常习惯性要求俞景坤服务自己,比如让俞景坤挑西瓜籽。
俞景坤虽然觉得莫名其妙但想想也不是什么大事就顺着他算了,每次俞景坤完成服务,伊恩也会及时给到‘奖励’,比如谢谢哥哥或者亲一下脸,俞景坤最初的莫名其妙就会转为“还不错啊好像只是情趣”,于是底线一次一次被突破。
可伊恩的视角非常单纯,他从小到大身边不缺乏上赶着来服务他的男男女女,陌生的店老板送他吃的或者给他免单,同龄人也赶着献殷勤。
在伊恩的成长过程中,他最头疼的是如何拒绝这些总想献殷勤的人。所以伊恩认为,给俞景坤服务自己的机会是在向俞景坤示好。
驯化成功之后,伊恩已经完全击破了俞景坤的防线和分寸,俞景坤习惯性地照顾他哄着他,于是到了伊恩19岁生日那天,俞景坤彻底想通决定开始好好恋爱。
可是这个过程里为什么俞景坤没有丝毫质疑呢?
首先伊恩的要求看起来都不过分,可却是入侵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种植习惯的做法,习惯是非常致命的。
其次伊恩并不是有心驯化,他的发心是想拉近距离想要亲近,俞景坤也能感受到伊恩的喜欢和信任,所以他在发现自己的改变之后,重新思考伊恩的行为,觉得伊恩只是在表达喜欢和撒娇,只是把他看作了男朋友而已。
那么决定恋爱之后,本着不给自己找架吵的心理,俞景坤一直没有解释他们最初的信息误差。他认为既然结果是好的,就不必再节外生枝了,毕竟伊恩发火也挺难哄的。
恋爱三年,伊恩长期处于人生易如反掌的状态,事业上走惯了绿色通道,受惯了马屁和追捧,感情上俞景坤对他百依百顺,大事小事都夸上天。这些都导致了伊恩在分手节点什么都听不进去,丧失了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
孙墨的事出现之后,伊恩想的并不是好好沟通解决问题。
哪怕是决定不原谅且分手这也是一个解决办法不是吗?可是伊恩希望问题消失,他每一次遇到无法承受的打击就会希望问题不存在,认为上天对他不公平。所以每一次他都逃避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伊恩自己最终意识到并改正了。棒哦。
后来彻底分手,伊恩也会想到俞景坤对他的好,比如长高了俞景坤买switch和单反给他庆祝,只是好好听俞景坤把话说完就夸他真棒成熟了,一个人做了晚饭也夸,觉得难所以拖着不考驾照俞景坤就提出买宾利鼓励他……
最后宁宁一通分析下来:上位者的施舍!看似甜蜜其实根本不尊重你!好了,结案。
破镜前的伊恩呢,其实有点被这种人生易如反掌和过度溺爱的情况惯坏了。所以他习惯性在气头上离家出走、拒绝沟通,因为这样就能看俞景坤着急、找不到他焦头烂额、又一遍遍道歉认错的狼狈模样。
长期被充分满足情绪,可是伊恩无法自给自足安全感,造就了他在情绪方面的过度索取和无理取闹。
因为俞景坤的宠爱和温柔是每一天的日常,伊恩习惯了,所以这种安慰在生气的时候自然就会失效。伊恩需要索取更刺激的情绪价值,那就只能是看俞景坤痛苦的样子了。
遗憾的是,这种不健康的关系迟早会走向灭亡。
分手那阵子因为刚发现程家的不对劲,LinkD也没有回春,俞景坤心力憔悴,给不出情绪价值。
伊恩跑去他公司楼下劈头盖脸就先是一顿骂,解释也没用,于是俞景坤说出那句:那怎么办?
三年里俞景坤第一次给出这样冷漠的回应,伊恩彻底崩溃。
为什么这一次俞景坤独自缓了两天才去上海找伊恩?
当时他的人生正在度过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俞景坤感到孤立无援。伊恩给不了他实质帮助,这下连精神支持也没了。
面对情感危机和外界挑拨,伊恩没有给出信任和愿意倾听的态度,俞景坤对此感到非常心灰意冷。
独自冷静的两天时间,俞景坤一方面要继续处理自己的事业危机,一方面还要思考他和伊恩这样经不住一点风雪的感情究竟该何去何从。
而伊恩认为俞景坤这次没有来即时哄他是因为心虚。
因此就诞生了出轨信息误差。
矛盾和误会则是在时间拖延中愈演愈烈,伊恩那边还有个军师在捣乱,最后俞景坤彻底出事了,紧急回加州……于是三年时间,伊恩为了忘记俞景坤,只能按照宁宁的推测把自己洗脑成功。
回国后,俞景坤解释说自己没出轨,伊恩已经认定他就是出轨,所以认为俞景坤还在骗人。俞景坤再解释说那个时候咱俩不是也不明朗吗,伊恩这时想到宁宁和孙墨说的俞景坤只是玩玩,于是迅速把俞景坤这句话解读成:我那时候就和你玩玩的。
在俞景坤解释的过程中,伊恩一直用已经认定的‘罪行‘去推测俞景坤的每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所以哪怕分手三年,伊恩在生活的搓磨下已经情绪稳定了很多,可他的内核还是没有变,自然听不进去一句话。
最后,再拆析一下出轨误会的第三个角色。
孙墨为什么要造谣?
当年,孙墨出于和伊恩的攀比心理,添油加醋了俞景坤曾经给过他的帮助,还把自己定义为曾经的‘正宫’。
其实在孙墨视角,他除了夸大虚构俞景坤对他的好之外,正宫这个概念是孙墨一直以来坚信的。事实上孙墨并不认为自己是在造谣,充其量不过是说得夸张了点。
孙墨不了解俞景坤的私生活,只知道兜兜转转,俞景坤还是一直联系他。
孙墨和其他炮友之间压根不认识,俞景坤也不可能透露这么私密的事,于是孙墨就基于自己对富人的刻板印象推理出了俞景坤的花花公子行为以及自己的正宫地位。
俞景坤后来问孙墨为什么造谣,造了什么谣的时候。孙墨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孙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