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山海册:天命 > 第70章 文明以止

第70章 文明以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人测完灵脉,风季安第二天一早就赶回陕北上课去了。墨璧琢正好在家休息几天,感受很久不曾体会到的家的温暖和平静。

风竞泽也回了自己家,赖了三天床。周六一早众人在青家集合。

碧玉荡开幻云梯,青常丰和青鹤笑着现在阶梯上相迎。

青常丰和风竞泽、墨璧琢好一顿畅聊,青鹤和风季安走在后面。

青鹤观察着风季安,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觉得对方好像很疲惫,很疲惫,就像是快要睡着了。于是青鹤多留了一些心神在风季安身上,暂时压下了自己想跟他说得话。

等众人在一间小阁楼里坐下来后,青鹤有些震惊地发现,风季安又恢复了。他如往常一样,温和的看过来,眼眸却亮得出奇,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又成了一个风度翩翩的公子。他没由得想起那天在风家看到的,心中愈发惊疑起来。

“小鹤跟我说过了,我没有意见。青山玉也可以用来为灵源洞天后期的建设助力。”青常丰说道。

墨璧琢和风竞泽拱手道:“谢谢青爷爷。”

风季安道了谢,却没有慌着答应下来,而是问道:“青家管辖的地方有没有离主宅比较远的?越远越好。”

青常丰知道风季安是担心自己,他笑道:“不怕大孙子,你青爷爷我啊还硬朗着呢!”“不过,有一处最合适,我昨天和青鹤刚去看过,隐蔽性强,周围树木环绕,清晨间有浓雾凝聚。那里离青家主宅不算近,可是离百灵一区也不算近,还挺远,如果以后合作使用了,我倒是担心用起来不方便。”

“这个我也有考虑,可是如果想要灵气的纯度和浓度达到最好的效果,就势必要舍弃距离,并冒一些风险。”风季安说道,“爷爷,那个地方具体在哪里,有多远?”

“哈哈!那里可太有名啦!在‘黄土森林’,就是那个十几代人一起努力才在黄土高原上恢复的森林里啊。”青常丰笑道。

风季安这下是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了,他无奈笑道:“这确实离他们太远了……”

“哈哈,所以我说嘛!”青常丰道。

“其实还有个地方。”青常丰神秘地眨了眨眼睛:“金山雪脉和塔格沙漠的交界处,那一大片绿洲里。”

“你是说那片倾斜绿洲?”风季安微微睁大了眼睛。

“是的。虽然纯度不及黄土高原上的森林,但是也很不错,又有日光和云雾、雪水的滋养,加以木、土。也是一处好地方啊!而且那里人迹罕至,又离百灵一区近。”青常丰说道。

“是个好地方。”风季安深思道。众人一听他的语气,就知道他看中了那里。

“好。我有空再去看看......具体放在哪里。”风季安看着大家说道。

“好。”青常丰答应道。他看向青鹤:“小鹤你不是有事情想跟他们说?”

青鹤的心思还在风季安状态的反常上,听到青爷爷的话,他觉得这是个好时机,立刻高声应道:“对!我有!请大家跟我来。”说着他就站了起来,盯着风季安。

墨璧琢有些好奇地看着青鹤,不是说青鹤很稳重吗,比风季安还靠得住,没想到也和风竞泽一样?风竞泽也有些意外,鹤哥这声好少年气啊。但是看到墨璧琢看他的目光他可不乐意了,于是他气质端庄地抿了口茶,十分稳重帅气地站起来,道:“那请吧,鹤哥。”说着恢复了以往的高冷,看都不看墨璧琢一眼,跟着青鹤他们走了出去。墨璧琢不由得轻轻一笑。

青鹤带他们去的是青家的藏书楼,“黎元”。

五大家的人最敬重的地方就是藏书阁了。因此众人还未踏进这里,就刻意地放缓了脚步,轻轻地,生怕惊动了这里的岁月。

“倒也不用这么小心,”青鹤笑道:“我想她应该喜欢你们活泼的样子。”他话音刚落,包括风季安在内,都露出惊疑的目光,面容不自觉肃穆了起来。又露出一丝震惊。

“她?”风竞泽小心翼翼地问道:“……难道是……守、守护此间的神灵?”

青鹤抬起头,看着上方古朴又神秘的祭坛:“我不知道……也许并不是像山神一样,她的样子……”青鹤说到这里露出一个幸福的笑容:“总归是最独特的。是岁月,是历经万年的光辉。”

墨璧琢看着青鹤,心想:原来他说话是这个调调。青鹤说完就带着他们往里走,进了电梯。风竞泽跟过去,给了墨璧琢一个只能他自己体会的鄙视的眼神。

众人到了六楼,青鹤带着他们从长长的环形走廊上走过去。三人看着书架上多为空置的书位,默默垂下眼去。

青鹤停住了脚步,从上面拿出一本书。打开一页给他们看。

“龙骨那件事回来后,为了进一步研习阵法,我重新整理了古籍,就发现了它。”说着青鹤轻轻翻动书籍:“当然这里面还夹着我的手迹,因为很多残缺不全了,我需要追溯原有的知识去修补。”

“但我现在还办不到完全复原,可是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关乎我们。”青鹤认真地,缓缓地说道。

说着他把书放了回去,然后深处一根手指,慢慢在空中划了出去,指尖流出玄黄色如树枝抽芽般的灵线。

“这是……”墨璧琢惊讶地问道。

“这是‘蜉蝣沧海阵’的阵线,只有用它才可以画出‘蜉蝣沧海阵’。”青鹤道。风季安抬眼看向青鹤。

“你受了很重的伤。”青鹤没有用猜测的语气,而是肯定地说道。

风竞泽立刻转过头:“还没好吗季哥?”他说着给风季安输送灵气。风季安轻轻握住他的手,拿了下来:“没事,真的。”

青鹤叹了口气,“坐吧。”三人在木凳上坐了下来。

青鹤心中默念口诀,一个青色的阵法在左侧展现,中间恍若青山谭影的形状。没一会儿,一道白影飞了过来,正好镶嵌在阵中缺的那一块。

“青山玉。”墨璧琢看着它。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青山玉的灵身,除了青家独特的大地树纹和玉身颜色之外,再无特别。可是墨璧琢作为百灵,还是灵力不弱的百灵,却感受不到青山玉的磅礴灵气,它就好像不存在,完美的融入天地之气中。

青鹤用青山玉为风季安疗伤,风季安无奈道:“就知道你一开始就盯着我,准是发现我的小尾巴了。”他故意来了个玩笑,以防青鹤生气。青鹤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说话,而是笑着摇了摇头。

“今天我想跟大家说的,就和‘蜉蝣沧海阵’有关。”青鹤顿了一下,手一挥,放在后方的茶具被他召了过来,青阵做茶盘。风季安知道他这是要促膝长谈了。

“‘蜉蝣沧海阵’是时间阵,目前我只知道它可以用来记录光阴,就比如我们此刻坐在这里说话,走动,一切的动作,它都可以记录,然后播放。”

“这么神奇!那它是不是很大。”风竞泽问道。

“我猜它原本应该是一个很大的阵,但是可以改变自身的大小,就比如现在,它应该就像上面的那个祭坛一样大。”青鹤指了指上方的楼顶。

“爷爷说他的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细小的纹路,而每一个纹路就代表他所记录的一段光阴。”

“等等,难道……它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墨璧琢有些不敢相信。

“应该不止。”青鹤肯定地回答他。

风竞泽眼睛猛然亮起:“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能够看到以前的先祖?”

青鹤摇了摇头:“以我目前的灵力和这世间的灵气而言,还做不到。”青鹤抬头望向藻井:“它现在只能记录,而不能回溯。因为现在的灵气太过于微薄,无法重新唤起它。”

风竞泽有点失望,但也理解,于是他点了点头。

“有一件事更重要,那便是‘文明以止’。”

“文明以止。”墨璧琢和风竞泽异口同声道。

“是《易传》里的。”风季安道。

“对。它是‘蜉蝣沧海阵’的阵令。但是只知道阵令还不够,还要真正懂得它的意思,从内心深处产生体悟,以情感的至真,和心神的共鸣方可使用它。”青鹤说着,又画出一道:“就像这样。”

“文明以止,其本意为,文明发展十分缓慢,近乎停止。这一句话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本真逻辑。”

“就拿九州文明发展历程来讲。最新的考古研究将九州文明定在九千年左右,在红山文明的祭坛中,我们了解到那时的九州先祖就能够熟练的使用勾股定理来建造圆丘和方丘,也就是祭天坛与祭地坛。”

“它不仅体现了当时天文学的高度发展,还揭示了数学的伴随发展。我们都知道九州是农业文明,其实不管是哪个地方的人。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就得吃饭。因此了解我们生活的这片天地,精准农时就变得至关重要。”

“于是先祖们开始观天,以定农时。根据考古发现的最新成果,一万年前九州先祖就已经开始发展农业。而农时对农业的丰收至关重要,说明在那时,我国的天文学也早就开始了发展。九千年前我们祖先就已经有了天圆地方,两分两至的应用。通过观天授时来指导农业耕作,尽量保证丰收。而为了让天时更为准确,数要对,这就是数学的源头。”

“无论是天文还是农业,还是数学,一切皆为生。”青鹤道。

“有的论调说两千年前才发现了二十八星宿,天圆地方。”风季安缓缓说道,因为青山玉的滋养,他整个人好多了。他悄悄松了口气,比起青鹤他们,让风祁祐知道了才是最大的麻烦。

“其实是在六千五百前。九州对于天文星象的研究目前可以追溯到九千年前。九千年前先祖得出天圆地方,观得两分两至,以定农时。先祖发现太阳的运动轨迹为三个同心圆,而圆取之于方,于是有了参天倚地,这是《易》的阴阳术数思想来源,阳为奇数,阴为偶数,天地之数合为五十五。”

“随后岁月走过了两千多年,六千五百年先祖有了更进一步的文明成果,实现了立表侧影,测得空间时间,建立原始历法、宗教。它们不仅测得子午线,还对定时有关键性作用的四象和北斗有更细致准确的应用,以明辨二十八星宿等天文知识对宇宙模式有了初步的思辨和想象。而此思想再为《易经》和《黄帝内经》的书成做铺垫。”

“至五千五百年前,终得二十四节气的文明成果。”青鹤接道,笑着看着风季安。“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个漆器盒上纹饰的龙虎图,和地原省濮阳市西水坡大墓中发现的一座六千五百年前的墓中用贝壳铺成的龙虎图案一模一样,而六千五百年的四象为龙、虎、鸟、鹿。”风季安一顿,想到了禾家。“四千年漫长的岁月,这样的思想几乎没有变化。”

“文明以止。”

青鹤指了指上方,“我们青家上方的并不是藻井,而是祭坛。藻井其实就是祭祀天地的场所演变而来的,是一个缩小版的,艺术性的天坛。其体现的依然是古人敬拜天地的思想。”

“参天倚地,天圆地方。下方三个圆为天,而以两地之方做三天之圆。上地下天,为地天泰。阴阳之气交融,吉亨。将天坛和地坛结合在一起,怀德以敬天地,因夫者生,乃天地之大德。”

众人向上望去。心中即是震撼又是感慨。

“九州文明由天文学开始,观天授时指导农业发展,确保丰收,来成就人的‘生’,让氏族有了更多繁衍的可能。而九州文明更多的发展,正是以农业为基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伴随农业发展起工业。”青鹤道。

“同步的还有其他。比如道,思想的发展,社会、文化、政治等等。”风季安接着道,“文明的血脉在每个九州人的气血之中。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对农业,对星空有更多的热爱。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人不能忘本。这个本就是九州人民从以狩猎采集为生,到观象授时发展农业为生。农业发展起来,人能吃饱饭,就有了更多的思考,产生更多的文明成果。从百家争鸣,铜车弩箭,到生产繁荣,大国匠造,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发展脉络,它是农业文明托起的文化和国家的繁荣兴盛。”

“这就是为什么农业大国是我们,器之根基四大发明是我们,多民族和谐团结是我们,器之腾飞是我们,古今一带一路是我们。”

“思想,根植在骨子里的思想。”

“阴阳和合,文明以止。”

“阴阳可囊括万物。阴阳和合不止为人类的繁衍,而为万物的生养。和平为阳,战争为阴。百姓安居乐业为阳,生灵涂炭为阴。阴阳之李,不在于一方,而在于天地。”

“只有秉持阴阳和合的大同思想,一步一个脚印,肯踏实往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