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穿越红楼梦:全员觉醒拯救林妹妹 > 第21章 是谁让黛玉参加了海棠诗社?

第21章 是谁让黛玉参加了海棠诗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苏绾在灯下攥着那张纸条,指尖微微用力。

海棠诗社将在重阳节恢复活动——这个消息如一枚惊雷,在她心头炸开。

机会来了。

她不是没想过黛玉的处境。

自林姑娘进了贾府,便如同一叶孤舟,漂泊在风浪之间,纵有惊世才情,却因性子清冷、身体孱弱而被众人敬而远之。

如今她凭借诗稿赢得老太太青睐,若能再借诗社之名让她站上众人的目光中心,不仅能稳固她的地位,更能为她打开新的社交圈子。

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契机。

但她不能贸然行动。

翌日清晨,天光初透,苏绾特意备了一壶新茶,提着竹篮往潇湘馆去。

她是凤姐身边记账丫鬟,出入各房尚算方便。

一路走来,园中景色清幽,晨露未干,桂花香气扑鼻,她脚步轻快,心中已有盘算。

紫鹃正站在回廊下整理晾晒的书籍,见是苏绾,笑着迎上来:“苏姐姐今日怎么得空?”

苏绾将竹篮放在石桌上,揭开盖子,热气腾起,茶香四溢:“这不是新得了些雨前龙井么?想着你们林姑娘身子弱,正好润润肺。”

紫鹃感激地一笑,替她斟了杯茶。

两人闲话几句,苏绾状似随意地开口:“我听说探春姑娘昨日传话,说是要重启海棠诗社了。”

紫鹃眼神一亮:“真有这样的事?”

“可不是。”苏绾抿了一口茶,语气略带惋惜,“诗社向来是园子里最风雅的聚会,林姑娘如今身子也好了不少,诗词造诣更是无人能及……只是她似乎从未提起过要去。”

紫鹃听了这话,神色微动,低头沉思。

苏绾趁势压低声音:“你想想,林姑娘连戏文都能登台唱两句,为何独独不肯在诗社露面?若她不去,旁人只会觉得她还是那个爱哭的小小姐,怕人议论,不敢出头。”

这番话仿佛戳中了紫鹃的心事。

她一直担心黛玉太过封闭,久而久之反倒让人误会她心高气傲、不合群。

可黛玉性子又倔,劝多了反而惹她烦。

此刻听苏绾这么一说,心里竟有些动摇。

“我回头劝劝姑娘。”紫鹃轻轻点头。

当晚,潇湘馆内烛火摇曳。

紫鹃一边替黛玉梳头,一边小心翼翼道:“姑娘,奴婢听说海棠诗社要重新开了,您要不要去瞧瞧?”

黛玉闻言愣了一下,手里的帕子缓缓放下:“你也想去?”

“奴婢倒不是想看热闹,”紫鹃顿了顿,语气认真起来,“只是觉得,姑娘既然已经写了诗集,也得了老太太夸赞,何不趁此机会,让大家真正认识您的才情呢?”

黛玉望着窗外夜色,良久未语。

许久,她轻轻叹了口气:“我原以为写诗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既是你说的,那我去看看便是。”

这一句话,落在紫鹃耳中,比任何承诺都珍贵。

而苏绾那边也没闲着。

她在藕官处下了个任务:重阳那天,安排一场小雨。

藕官虽不明所以,但苏绾一向为人稳重,且帮她解决了好几次伶人之间的纷争,她自是愿意相助。

果然到了重阳当日,天边乌云密布,午后便淅淅沥沥落下细雨来。

潇湘馆外的青石板路上泛起一层水光,空气里带着湿润的泥土味。

苏绾早已提前一步请示王熙凤,以协助抄录诗词为由,申请黛玉到场。

凤姐虽不解,但也未曾多问,只当是苏绾办事周到,便准了。

她还悄悄在诗社所在的秋爽斋回廊下摆了暖炉和热茶,确保黛玉不会受凉。

一切准备妥当,只等黛玉现身。

待时辰一到,探春亲自派人来请黛玉,苏绾与紫鹃一同随行。

一路上,黛玉沉默不语,眉宇间仍有一丝局促。

直到踏入诗社庭院,她才略微松了口气——原来早在她之前,李纨、探春、宝钗等人已陆续到场,见她进来,纷纷起身相迎。

宝钗含笑拱手:“林妹妹总算肯来了,我们可是盼了好些日子。”

黛玉微微一笑,落座于专为她准备的位置上。

暖炉在侧,茶香袅袅,她抬眼望向庭中众人,忽然生出一种陌生却又熟悉的归属感。

她曾以为自己永远只能躲在帘后吟诗,没想到今日,竟能坐在这里,与她们同席论诗。

这一刻,她的心跳,比任何时候都清晰有力。

而在不远处,苏绾静静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扬起。

这只是开始。诗社的气氛随着黛玉的落笔渐渐热烈起来。

起初,她还只是低头听着别人吟诗,脸上带着惯常的淡然笑意。

可当探春提议大家即兴赋诗、限时三炷香时,黛玉终于抬起了眼。

那一刻,苏绾站在人群后方,心头一紧。

她太了解黛玉了——不是才情不够,而是那份骨子里的敏感与自卑,让她在人前总是下意识退缩。

“林妹妹,你也来一首吧?”宝玉率先开口,语气里满是期待,“我可许久没听你作诗了。”

众人纷纷附和,连一向矜持的李纨也笑着点头:“林姑娘素有才名,今日诗社开篇,若少了她的诗句,怕是要失色几分。”

黛玉轻抿朱唇,指尖轻抚着案几上的宣纸,似在思索。

屋外细雨依旧,落在檐角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像一首无声的伴奏。

半晌,她提笔而起,墨走龙蛇,写下了两句:

“风扫残花香满径,雨敲疏影入窗纱。”

诗句刚落,全场静了一瞬,旋即爆发出一阵赞叹声。

“妙极!”探春拍手称赞,“这两句意境清冷却不孤寂,像是为这雨天量身定做的。”

湘云更是直接跳了起来:“林姐姐果然厉害!我要把这两句抄下来贴在我房里,每日念一遍都心旷神怡!”

宝玉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连连点头:“这才是我认识的林妹妹!从前你总把自己关在屋里,不与我们多说话,我都快忘了你的才气有多惊艳。”

黛玉微微一笑,眼角眉梢竟难得透出一丝柔和。

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躲在帘后、自怜自艾的林妹妹,而是真正坐在阳光下的诗人。

苏绾看着这一切,心中涌上一阵暖意。

她知道,黛玉开始接受自己了。

更重要的是,她正在被这个圈子重新接纳,甚至欣赏。

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探春主动邀请黛玉去赏新开的木芙蓉;湘云嚷嚷着说改日要请她吃螃蟹宴;连一向疏离的宝钗,也温言笑道:“林妹妹若有闲暇,不妨来寒舍小坐,我新得了些云南茶,正好请你品评。”

黛玉一一回应,虽未全应,却始终含笑。

苏绾悄悄松了口气。

她清楚,这只是个开始,但却是极为关键的第一步。

黛玉已不再是孤岛,她正一点点融入这片园子,成为其中真正的风景。

然而,在欢声笑语之中,角落里的宝钗却神色微敛。

她望着黛玉那张久违的笑颜,

“莺儿。”她低声唤道。

贴身丫鬟立刻俯耳过来。

“不能再让她继续赢下去了。”宝钗的声音平静如水,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换一种方式。”

莺儿微微一怔,随即低头应声:“是,姑娘。”

与此同时,宝玉兴致勃勃地起身,走到黛玉身边,一边翻看她的诗稿,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话。

他今天格外高兴,仿佛整个大观园都因黛玉的到来而明亮了几分。

诗社散场后,众人都陆续离去,只有宝玉依依不舍地跟着黛玉一路回到潇湘馆。

他站在门口徘徊良久,最终也没敢进去打扰,只默默转身离开。

这一幕,恰巧被路过回廊的苏绾看见。

她顿住脚步,望向宝玉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看来……有人已经开始放不下她了。”她轻声道。

夜色渐浓,秋爽斋恢复了寂静。

而在更远处的蘅芜苑中,宝钗端坐于灯下,手指轻轻摩挲着一张泛黄的纸条——

那是她昨夜从一个神秘人手中接到的任务提示:【任务触发契机即将启动】。

她嘴角微扬,眸光幽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