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穿越红楼梦:全员觉醒拯救林妹妹 > 第17章 是谁让黛玉写下了新诗?

第17章 是谁让黛玉写下了新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潇湘馆的窗前,风轻云淡,黛玉倚在榻上翻着一本旧诗集。

自那日诗社一回后,她眉目间竟多了几分鲜活气色,连紫鹃都悄悄告诉苏绾:“姑娘这几日睡得安稳些了。”

苏绾心中暗喜,知道这是个好时机。

她在东厢房整理园中文稿时特意留了心,挑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请了黛玉来书房坐坐。

那是一间不大却极清幽的小屋,案几整洁,梅花香炉袅袅升起一缕清香,几本古籍随意摊开,旁边还放着宝玉亲笔誊抄的《葬花词》手稿——那是她故意放着的,就等黛玉自己去发现。

果不其然,黛玉刚踏进门,目光便被那手抄本吸引住了。

她迟疑片刻,终是走上前,轻轻翻开一页,指尖抚过那些熟悉的字句,眼中泛起一抹温柔的光。

“这字……倒是熟得很。”她轻声道。

“是宝二爷亲手誊写的。”苏绾站在她身后,语气柔和,“他说,唯有林姑娘的诗才配配上这纸墨。”

黛玉闻言微微一笑,眼角微湿,却没说什么,只是将书合上,转身走到案前坐下。

苏绾也走过去,在她对面落座,铺开一张素笺,道:“前儿我翻了些前朝女子所作的闺怨诗,读来颇有意思。只是总觉得缺了几分灵气,不知林姑娘可愿与我一同品评几句?”

黛玉点头,神情专注地看了起来。

苏绾特意挑了几首意境凄凉、文辞婉转的诗,待她读完后,若有所思地问:“若换作是林姑娘身处其中,会如何抒发心境?”

黛玉沉吟片刻,提笔写下两句:

愁云未散春犹浅,独倚西楼月似霜。

短短十四字,却是意象深远,情致悠长。

苏绾看着那行字,心头一震。

她几乎可以肯定,黛玉心中的郁结,并非无药可解,只是需要有人点燃她的热情,唤醒她的创作欲。

“真真是妙句。”苏绾由衷赞叹,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林姑娘若有兴致,不如多写几篇?这些诗若能收录进大观园文集中,将来必成佳话。”

黛玉听了这话,神色微动,似有些心动,却又迟疑:“我只是随口而作,怎敢妄谈诗才?”

“林姑娘何必自谦?”苏绾温声劝道,“您之才情,众人皆知。更何况,诗词本就是抒发心绪的方式,不必拘泥于世人眼光。”

黛玉沉默良久,终于缓缓点头,轻声道:“也好,权当消遣。”

苏绾心中欣喜不已。

她知道,自己已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便是要让这些诗流传出去,让更多人看见黛玉的真实面貌——那个并非只会哀愁柔弱,而是有着傲骨与才情的林妹妹。

夜色渐深,黛玉离开书房时,手里还抱着那本《葬花词》。

临走前,她忽然回头看了眼苏绾,眼中多了一丝从未有过的信任与感激。

翌日清晨,苏绾早早来到书房,将昨日黛玉所写的那两句诗小心誊抄下来,夹进了大观园新编的文集底稿中。

她并未张扬,只默默等待时机成熟。

而这一举动,也将成为日后风波的引子——

因为谁也没想到,那一卷文集,会在不久后的一次家宴上,被李纨偶然提及,甚至传到了贾母耳中。

但此刻,一切还未发生。

苏绾站在窗前,望着晨曦洒落在庭院中的光影,嘴角微微扬起。

真正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晨光微曦,东厢书房内墨香未散,苏绾将那张誊抄了十四字的素笺小心收起,心中却已悄然铺开一张更大的棋局。

她深知,在这贾府之中,才华与名声往往比金银更易得人心。

而如今,林黛玉那被泪水与孤独掩埋的才情,正缓缓破土而出。

数日后的一场家宴上,众人围坐于荣禧堂中,谈笑风生,酒过三巡,李纨偶然翻到大观园新编文集的底稿,一眼便瞥见那句:

“愁云未散春犹浅,独倚西楼月似霜。”

她微微一怔,旋即轻声念出,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艳:“这是谁的手笔?竟有这般意境深远之句。”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她手中的册子,王夫人略显惊讶地接过一看,眉头舒展:“此等诗句,不输古人,倒是有些像林丫头的风格。”

贾母闻言来了兴致,摆手命人取来细看。

片刻后,她抚掌而笑:“到底是书香门第出身,这诗比那些酸儒还强些,清新脱俗,别有一番滋味。”

席间一时议论纷纷,宝玉更是激动不已,连声道:“定是妹妹所作无疑!她心思最是细腻,若非亲身所感,怎会有这般入骨的文字?”

宝钗端坐在侧,手中茶盏微动,唇角仍挂着惯常温婉笑意,可眼底却闪过一丝冷意。

她敏锐察觉到,黛玉的气色近来不同往日,言行举止也少了几分孤僻自怜,多了几分从容。

此刻听闻这首诗出自黛玉之手,她本欲借机献上一首新作压过对方一头,却没想到贾母竟亲口赞道:

“宝丫头稳重有余,倒是林丫头多些灵气。”

这一句话如春风拂面,却也在宝钗心头掀起一阵涟漪。

她微微低头,掩饰住眼中那一瞬的惊疑与警觉。

林黛玉……真的变了?

宴会散去,夜风微凉,黛玉独自回到潇湘馆。

她并未料到那两句随手而作的诗竟能传入祖母耳中,更未曾想到自己竟会因此被如此称赞。

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细雨绵绵,她轻轻念出一句:

“今朝执笔非无用,自有春风知我心。”

声音极轻,却仿佛穿透了她多年的心结,落在身后站着的紫鹃耳中,竟让她红了眼眶。

她看着自家姑娘那久违的柔和神情,忽然觉得,那个总是低眉垂泪、弱柳扶风的小姐,似乎正在悄悄变得不一样了。

而在不远处的东廊,苏绾站在回廊下,遥望潇湘馆方向,嘴角浮现一抹淡淡的笑意。

中秋将近,一场赏月茶会已在酝酿之中。

苏绾心中已有打算,只是还未说出口。

风起之前,总有静默。而这场悄然改写的命运之局,已经不可回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