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玲珑小饭馆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莫玲珑穿来后,一直注意着林巧对自己言行的反应。

比如此时,林巧的大惊失色,至少说明此时单身女子不方便独自出远门。

但她不能带林巧一起去。

除了要讨回被渣前男友卷走的家产,她还得给自己重操上辈子的旧业留点空间,做点铺垫。

毕竟,原主被爹娘养得娇,平日里很少下厨。

见林巧不解,她解释道:“既然我不同他做夫妻了,那他就是外人,这些年在莫家花用的银钱,当然得好好跟他算。我也不是那种吃了亏往肚里咽的人,所以,上京是必须得去的。”

“我不知道去一趟得多久,但你知道,家里没多少银子了,带上你多一分开销,少一分收入。所以,你留在这里好好守着铺子的生意等我回来,好么?”

“……好。”

谈到银钱短缺,林巧下意识就应了,但很快又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可是姑娘,你一个人去那么远面怎么行呢?就算漕船公道,可万一碰到坏人怎么办!”

顺着她的话,莫玲珑说:“所以,你去码头帮我留意着,有大户人家带护卫的女眷,或者官老爷搭船的话,我就坐同一趟。”

此处得感谢渣前男友,这些坐船远行的门道,还是他说给她听的。

只要不露财不露色,紧跟大队人马,人身安全应该无虞。

如今拿来说服林巧刚刚好。

她死过一次,惜命如金,但不会因为怕事,就困于当下。

林巧在莫家看店多年,很会跟人打交道。

给码头的人塞了点家家用得上的针头线脑,第二天便打听到次日有个官爷要从金陵去上京,已订了一间二等舱房。

她眼睛一亮,当下便按莫玲珑说的,立刻付银钱也订了一间。

莫玲珑也没闲着。

趁林巧出门蹲守这两天,准备些路上的吃食。

按前男友所说的,北上这段水路,得要走十几天。

漕船上有灶台,可以做点简单的吃食。

她一个人在外,尽量少出舱房,所以除了备主食原材和调料,还要备点干粮和容易存放的干货。

眼下还未到雨季,路上这点时间,东西能存得住。

她在街上转了转,试吃后买了几样。

被林巧夸上天的刘家吊炉烧饼,刚出炉十分香酥可口,只是放凉后会有些坚硬拉嗓。

莫玲珑一捏,发现这面粉实在,筋性很高,就多买了几个。

仙美记的酱菜,也选了几样。

宝塔菜脆口,豆腐乳入口绵密,原料都是一等好的,只是调味略显单一。

梁婆婆家的肉干,硬度和干度都恰到好处,闻起来干净朴素,嚼在嘴里能品出肉的原香。

路上用来增加蛋白质,缺点就是不便宜,半斤就要百来文。

看来,在城东街头能叫人记住,都有几把刷子。

莫玲珑又买了些红薯,南瓜和胡萝卜。

这些菜贱价,她买回来准备在灶上先蒸后烤做成蔬果干。

重头戏落在一张铁丝网上。

这张网,还是前两天她拉着林巧盘库存时找出来的。

几年前一个客人付了银钱定制,莫爹怕做不好,当时找铁匠做了两种。

如今,倒是方便了莫玲珑。

——这妥妥就是张货真价实的烤网嘛!

她将灶里的炉灰掏干净,将网架在炉膛中间,底下点起炭——便成了个简易的窑。

蒸熟后的红薯、南瓜和胡萝卜,依次搁在铁丝网上。

它们慢慢失去水分,在炭火的炙烤下,散发出自身糖分美拉德反应后动人的香气。

虽然最好还是放在太阳下晒。

但眼下时间紧迫,烘烤的成品也会带些独特熏烤风味。

一边烤着,莫玲珑手上也没闲着。

她用从刘家烧饼铺买的散面粉,揉了个大面团,然后在干净的井水里耐心地洗出面筋。

洗出来的面筋晚上做菜,剩下沉淀在盆里的那层细白的粉,就是她需要的淀粉。

莫玲珑按经验粗略配出了一份低筋面粉。

她准备做点饼干带在路上吃,嘴淡的时候,调节调节口味。

眼下材料短缺,她就地取材来做。

摘了点后院的香葱,弃掉葱白不用,用猪油,糖和鸡蛋混合刚得的低筋面粉做成底胚,最后把葱花拌进去。

等烤完瓜果干,她刚好捏完饼干的形状,轻轻地一块块转移到预热好的烤网上。

炉子烤过的温度刚好合适,封上炉头的铁片后,很快,那种跨越甜咸边界的香味挣脱束缚,扑面而来。

这是简化版的葱油曲奇饼干,姑且称为葱油松饼吧。

它的神奇之处便是,明明捆绑着咸鲜印象的葱味,当裹挟着猪油和麦粉在高温下产生的甜香,便有了一种奇妙的丰富口感。

火光透过铁片缝隙,在莫玲珑眼中跳跃。

她安静地听着饼胚在烘烤下发出迷人的松裂声,那是面粉在高温下慢慢熟成的细节。

一时有些恍然。

眼前仿佛是前一世,她耐心调整方子,给奶奶烤低糖低油版的“万年青”饼干。

奶奶,这个饼我烤过很多次,真的烤得很好了。

上辈子最后时刻,ICU惨白的灯光慢慢暗下去的时候,以为你会来接我。

可没想到,睁开眼却到了这里。

一定是你舍不得囡囡这么快与你重逢,求了满天神佛让我再活一世,是不是?

你看着吧,看囡囡好好地活。

香味到达临界点,莫玲珑打开炉口,将烤网小心移出。

虽然关着杂货铺的店门和后门,但香味挡不住,还是引起了隔壁的注意,后院巷子里三三两两聚起人:

“谁家做好吃的呢?这味儿我没闻过,香啊!”

“不像菜,倒像是什么点心,甜不甜,咸不咸的,哪儿卖这种点心,我一定买来尝尝!”

“咱这一片没有吃食店啊,好像是莫家?”

“不可能,我看着林巧挎着个篮子出去了。”

这些声音依稀而零碎地传来,但莫玲珑全没听见。

她专注地将饼干从烤网上摘下,放在笸箩里冷却。

顺手又把早晨在街上买的小虾米洗净了搁上去烘烤——这种小虾没多少肉,吃起来不过瘾,因此价贱,但烤干后碾碎,做菜时添进去,可以提升风味。

然后将油润的五花咸肉和腊肉切成碎丁和片,分别用干箬叶和大米包起——到时候随便一煮就能吃,方便快捷。

莫玲珑不会在吃上委屈自己。

加上漕船中途靠岸,再补充些新鲜蔬果,应该勉强够了。

准备停当后,她收起铁网,将厨房恢复成原样,打开前后窗户散味,然后用扁盒装起葱油松饼。

不多时,林巧回来了。

她办成了差事,又一路快走回来,脸上带着薄薄的红气,一进门喜形于色:“姑娘,订好了订好了,明天那趟去上京的船,有个京官儿的夫人订了间舱房,我特意给你买了同一趟的!”

还是塞了点儿孝敬订到的!

她为自己的机灵一脸得意,“到时候,姑娘你只要不出舱房的门,就安全得很呐!听码头的人说,这夫人还带了护卫,知府大人特地关照要行得稳当,不许出半点差错。”

“好。你可真能干!”

莫玲珑不吝夸奖,倒让林巧别扭起来:“姑娘你也真是的,这算什么能干的!”

说着她耸了耸鼻子,“什么味儿这么香?刚刚胖婶问我是不是家里做好吃的了,我还寻思什么好吃的,乖乖,真香!”

莫玲珑收拾的吃食足有一个包袱大,肯定是避不过她眼的。

当下便指着摊在灶上的各色干果,酥饼:“大概是我今天买的饼吧。”

捻了一块葱油松饼塞进林巧嘴里,“尝尝好不好吃?”

松饼入口即化,扑鼻的浓香恨不得让人连舌头都一块儿咽下去。

林巧还没品出咸甜交织得恰到好处的滋味,已经下了肚。

小丫头馋虫被勾起,也没顾上问她家姑娘这么些吃食准备来干嘛,语无伦次地说:“可算知道猪八戒偷吃人参果怎么回事了,我还没尝出味就没了!姑娘你在哪买的,我怎么从来没吃过?”

莫玲珑又塞了一块,搪塞道:“街上买的。”

这回林巧细品出了酥香化渣,葱香扑鼻,咸甜可口的好滋味,好吃得让她想哭:“太好吃了,真的太好吃了!”

林巧的脸部表情,生动得像后世的二次元女孩。

做饭的人,最喜欢的便是林巧这种真诚夸赞,一点不扭捏拿肚子装美食的食客,就好比媚眼抛给情投意合的人儿,一分不落能接住。

莫玲珑喜欢这样的表达,笑着说:“好,下回让你吃个够。”

除了葱油松饼,还有各种甜咸酥饼,夹馅烙饼……换着花样做。

林巧腹诽,她有月钱,不用姑娘付,她自己也能买。

但莫玲珑走后,她日日翘首看着店门前挎篮子卖货的大婶小娘子,却一次也没遇见这让她做梦都馋哭的饼子。当然这是后话了。

其他的换洗衣服和杂物,林巧给她收拾妥当,东西实在不少,次日便赁了辆驴车去漕船码头。

两人肩上各背着个大包袱,很难不被注意。

隔壁的街坊邻居纷纷探头出来,交头接耳,便有人出声:“莫家小娘子,这是要出远门呐?”

林巧拉着莫玲珑的手紧了紧。

陆如冈退婚,她家姑娘本就伤心得很,加上四邻的闲言碎语不断,这才一时想不通上了吊。

胖婶这么问,她会不会又……?

林巧怯怯地侧过脸看过去。

莫玲珑拍拍她的手,示意让她安心,站在车前福了福:“劳胖婶记挂,我要去一趟上京,家里的铺子和林巧拜托大家关照了。”

“哦。”

“去上京啊……”

“放心吧啊!”

众人见两人就要上车,也不好意思继续问她去上京作甚。

直到马车嘚嘚地离开,才回过味来:没听莫家说有亲戚在上京,这是去干嘛?难不成要找那负心郎?

车上,林巧目不转睛看着自家姑娘。

那种陌生的感觉又来了。

自从上次想不开之后,她整个人就变了。

谈起陆郎君不再有什么表情,爱慕和伤心都变得很淡很淡。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芯子里换了个人一样。

“你是不是在想,我怎么跟以前不一样,还跟街坊打招呼?”莫玲珑问。

原主做了三年官夫人的美梦。

自认为今后必与市井小民不同,她红袖添香,灯下描眉,却不会掌管家里的生意,人情往来。

林巧被道破心思,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莫玲珑:“我只是想通了,日子还得继续,不能因为被狗咬了,就怕出门。”

林巧噗嗤一声笑出来。

又在心里把话咂摸了两遍,只觉她家姑娘现在这样子,真是说不出的好。

说话间,驴车到了码头。

临到分别,小丫头才真切地意识到,这一趟两人要分开很长时间。

顿时心底涌起强烈的不舍,站在码头上,拉着莫玲珑哭。

莫玲珑哄完孩子,转身踏上甲板,看着远处滔滔江水,松了口气。

……好悬,差点露了馅!

她看着手里刻了房号的竹牌,顺着找到自己的舱房,刚好看到隔壁那间门口,一段窄腰长腿的身影闪过,门随即关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