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室通风口的积灰突然开始有规律地颤动。谢昀捏着半片星盘碎片的指尖发麻,那些从天花板掉落的尘埃在应急灯下拼出倒计时数字——距离焚毁程序启动还剩73分钟。顾隐宵踹开变形的档案柜,扯出被液压油浸透的诗稿残页,泛黄的"潮间带"字迹正在油污中溶解。
"这是她们最后的研究记录。"谢昀用止血钳夹起诗稿边缘,发现每行诗的平仄格律都对应珊瑚虫的应激反应频率。顾隐宵的防水表突然发出低频警报,表盘显示空气里的苯丙氨酸浓度超标——正是焚毁炉预热时释放的标记气体。
他们顺着通风管爬进焚化区。五十米长的传送带上,成箱的诗稿正在通过激光扫描,被判定为"无效数据"的纸页瞬间碳化。谢昀突然扑向控制台,被电流击中的瞬间瞥见扫描参数设定界面——父亲实验室的声呐干扰波形图被伪装成文字识别算法。
顾隐宵的虹膜解锁了安全日志。监控画面显示,三小时前有人将《母亲们的潮间带》手稿混入待销毁文件。当谢昀用星盘碎片折射激光束时,投射在墙面的光斑竟显现出母亲们未发表的论文摘要,那些被删除的关键数据正随着焚毁进程逐渐清晰。
"逆向显影!"顾隐宵扯开操作台面板,将神经阻断剂注入冷却液管道。低温雾气喷涌而出,正在焚毁的诗稿突然浮现荧光墨迹——母亲们用鱿鱼墨汁加密的珊瑚礁坐标。谢昀的防护服被碳化纸灰烫出破洞,裸露的手腕皮肤上,珊瑚虫毒素纹路正与显影的坐标同步闪烁。
追兵的防爆靴声在金属走廊回荡。顾隐宵将最后一管阻断剂扎进传送带电机,卡死的齿轮发出鲸骨教堂倒塌时的轰鸣。谢昀趁机翻越防护网,在焚化炉观测口看见正在碳化的诗稿残页——火焰中浮现出母亲用钢笔画的拥抱阈值曲线图。
"去原料舱!"顾隐宵的声带被化学烟雾灼伤。他们撞开标着"实验废料"的铁门,成堆的鲸鱼耳骨标本间,埋着台老式油印机。谢昀转动滚筒时,诗稿的加密格律被拓印在热敏纸上,组合成声呐干扰器的破解频率。
焚毁倒计时还剩17分钟。谢昀的瞳孔突然剧烈收缩——通风管滤网上粘着的诗稿残片,正是母亲失踪前夜写给他的生日贺词。顾隐宵用激光笔烧穿天花板,暴雨倾泻而下的瞬间,所有扫描仪同时短路,焚毁炉的火焰在雨幕中扭曲成两位母亲相拥的全息影像。
当消防系统被手动触发时,谢昀在泡沫灭火剂里摸索到个钛合金筒。筒内冷冻的诗稿微缩胶片显示,母亲们早已将关键数据编码在童谣的韵脚里。顾隐宵对着破碎的监控屏输入最后一段频率代码,整座焚化厂突然断电,所有即将被销毁的诗稿悬浮在电磁场中,墨迹在黑暗中发出救赎的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