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两人都醒得很晚。
明容是因为昨夜半夜出去了,回来后我睡得不好,再加上这几天在山中太累,因此睡得沉。
而芳芸则是单纯的喜欢赖床。
天越来越来,被窝的温暖舒适越来越吸引她,她特别喜欢早上起来后在被子里扭来扭去,这样身体很放松。
尤其是明容回来了。温香软玉在怀,谁又愿意离开呢。
想到这儿她喟叹一声,抱着明容结实的胳膊蹭了又蹭。
明容是被蹭醒的。
她还没睁眼,胳膊本能地张开将芳芸揽紧自己的怀里。
“别闹了,再睡会儿。”
“睡不着。”
“那你消停点,我睡。折腾了这几天累都要累死了。”
“好~”
她虽然是这么大答应,但并没有听话不动,不是戳戳明容的脸,就是摸摸她的耳朵,活着爬在她身上轻轻咬一口红唇。
明容被折腾的没了睡衣,勉强睁开眼睛,刚好就对上怀里的人无辜的视线。
芳芸:“怎么啦,你睡够了?”
明容都要气笑了,“你猜我睡没睡够?”
“哎呀,别生气嘛,奖励一个亲亲。”
芳芸凑过头来亲了明容一口,被她加深了这个吻。
她现在已经不想去想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了,只想抓住当下,好好的和她相处。
分开时两人皆是气喘吁吁。
芳芸靠在明容的怀里,一只手捏着她腰间的软肉,提议道:
“我们出去吃饭好不好?昨天我出去路过一个小馄饨摊子,看起来很香。”
“那便去吧。吃完了正好逛逛,去买些东西。”
“好!”
两人快速地起身梳妆。
明容很少在这方面花费太多时间,换了一身利落的骑装,梳了个单髻就好了。
芳芸根据明容今天的衣着,配了个同色的裙子,头发也是半梳一半盘起来一半垂下,只带了几个简单的收拾不抹粉。
“好了?”
“嗯。走吧。”
两人携手出门。
风清院周边的环境很好,河水荡漾,这个时候路两边的菊花都开得茂盛。
前几天因为各怀心事,从没注意过这里,换了个心情了再看发现可真是大不相同。
走了一刻钟,终于到了人多的大街上。沿街两侧都有售卖各色花样的小摊子,明容挑了买了一支画给芳芸带上。
“好看吗?”
“好看,我特意挑的粉色,很衬你。”
芳芸满意地笑,随后拉着她去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馄饨摊子。
“老板,来两碗馄饨,大碗的。”
“好嘞,稍等。”
卖馄饨的姑娘手脚干净利落,小馄饨在她手里仿佛是有了灵气的小精灵,一个个排队往水里跳。
放了紫菜、香菜和一点猪油的碗底在热汤的激发下香味儿顿时飘出来。
芳芸双手撑在桌上,眯着眼使劲嗅:
“好香啊~”
“馋猫。”
馄饨很快端上桌,芳芸唱了一口又加了多多的醋。明容被她这喝醋的架势吓坏了。
“你别加这么多,酸得吃不了了。”
“不会啊,我很喜欢呢。你也尝尝!”
她从自己碗中舀起一个馄饨,吹凉后塞进明容的嘴里。
明容表情痛苦,但还是咽下去了。
“酸,真酸!”
“有吗?没觉得。”
芳芸摇了摇头,颇为遗憾地吃掉了这碗“酸汤馄饨”。真是的,怎么就没人懂她呢。
一碗馄饨下肚,赶走了秋天所带来的清寒,周身都通畅了很多。
两人沿街散步消食。说是消食,实则是加餐。汤圆、米糕、各色花酥都极大地吸引着芳芸,她左买右买,每个都要尝一口。
明容不爱甜的,承担了搬运工的任务。很快她两手就都拿满了东西。
看着正在啃江团的女人明容不禁感到诧异,人不大吃东西倒不少。
“还吃啊?”
“嗯。这个好吃,你尝尝,是咸鲜口味的。”
刚出锅的炸土豆刷了一层秘制酱料,味道确实好。
“好吃吗好吃吗?”芳芸眨着眼睛问。
明容不忍心拂了她的好意,点点头说:
“好吃。”
“那你把它都吃完吧!”
明容:“……”
一份油炸土豆,她没吃几口,全落在自己手里了。
两人吃完手头的东西后饱胀感满满起来,明容还好,芳芸吃了太多的糯米制品不好消化,拽着明容直走了两条街才算完。
消完食两人也有些累了,找了个茶楼坐下来喝茶休息。
明容点了一壶茉莉花,芳芸对茶无所谓了,倒是又看上佐茶的点心了。
“不行,不能再吃了。”
明容严词拒绝,芳芸遗憾地摇头,“好吧,下次再尝尝。”
一壶茶赠送两小碟瓜子,两人边吃边欣赏风景。
茶楼邻街而建,一共三层,最顶层是露台。秋季要是在不见光的屋内还是有些冷地,现在这个时辰阳光正好,坐在露台上反而更暖和。街上人来人往,一派和谐安乐的气氛。
明容给芳芸剥瓜子,突然听到刚上来的两个客人的交谈:
“要我说还是花灯还是得买陈庭轩的,老店,东西信得过。”
“陈庭轩好是好,但款式也太死板。西街尽头,有个小作坊,叫什么来着……哦,想起来了,叫灯明。听听人家这名字起的。扎出来的灯笼那叫一个漂亮!只要你想,没有人家做不出来的。”
“我觉得还是陈庭轩!”
“灯明好!”
“行了行了,别吵吵了,赶紧定下来吧,过几天就千灯节了,耽误了事看掌柜的怎么收拾你们!”
……
千灯节是什么?
两人对视,四只眼睛都充满了疑惑。
恰好小二上来添水,明容开口问:
“小二,这千灯节是什么?”
“两位姑娘不是本地人吧?”
“嗯,来探亲的。刚才听到邻桌客人在谈论。”
小二一听两人是外地人不了解千灯节,瞬间激动了,拉着袖子坐下兴致勃勃地跟她们讲有关千灯节的来历。
原来云水镇最早只是一个小破村子,因为群山遮蔽交通不便,异常地贫穷,当地人为了省烛火钱,一到天黑就把灯灭了早早入睡。
后来也不知哪朝哪代,有一个大官来到这儿奉命开山修路,后来在山中被掉下来的石块砸死了,尸骨无存。
百姓感念他做的贡献,因此在头七的那天晚上长明灯火,照亮回家的路。
“渐渐的这个日子就留下来了,后来又融合变化,千灯节就成了一个祈福平安的节日了。”
明容:“原来如此。买灯也要是有讲究的吗?我听他们争论了一阵子。”
小二:“是的。千灯节有个活动是灯队游灯,咱云水镇买卖人多,因此这灯队都是各家商铺的伙计来干的,这可是个宣传的好机会。每年这个时候各家商铺都铆足了劲儿在灯上下功夫呢。”
芳芸拖过那一盘瓜子仁,边吃边问:
“普通人的灯也要那么隆重吗?”
“普通百姓没那么多讲究,大家多半都买个小灯,或者有那心灵手巧的,自己扎一个也够了。”
“哦~”
芳芸回应一声,却把目光放在明容身上。
明容:干什么干什么!
“小二,添茶。”
“好嘞,客官稍等。”
“失陪了二位姑娘。”
明容道谢,店小二匆匆忙忙走了。
芳芸开口:
“你觉得怎么样?”
“什么?”明容装傻。
“做花灯啊。”
“不怎么样,我不会。”
“没关系,我教你!”
芳芸信誓旦旦拍着胸脯保证,明容对她的动手能力依旧表示怀疑。
不过她既然想做,试试也无妨。
两人一同出了茶楼,一边在街上溜达一边寻找卖灯笼的店铺,不一会儿她们首先看见陈庭轩。
无论是从店铺选址、室内装潢还是学徒服务以及灯笼样样式上,确实有一个老店该有的样子——
大气、整齐、有规矩、古板。
这里的灯笼花样大多数还是传统的,芳芸转了一圈没有看见特别喜欢的,又问了卖不卖竹篾和纸,当然也是无功而返。
“不如我们再去那家灯明看看呢?”
明容提议,两人又打拐跑到另一条街上去。
西街本就不如东街热闹,灯明又藏在西街的末尾,越往里走人越少。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这巷子太深了,让人不由得怀疑他们真的能招揽到客人吗?
这种怀疑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到了西街的尽头,跨进灯明的小院子时两人开了眼。
院子空旷但不冷清,沿着墙根放了好几排架子,每个架子上都放满了灯笼,有的还只是个骨架,有的涂上了,只等待在上面涂色添画,给个伙计手脚利落的干活。他们各有分工。
芳芸看了一会儿,用胳膊捅了明容一下说道:
“看起来很整齐有序的,不比陈庭轩差呢。”
“我也这么觉得。”
说话间老板从内室走出来,是一个年轻妇人,她肚子微微隆起看起来有三四个月身孕的样子。看到明容芳芸笑呵呵地问:
“两位姑娘,要灯笼吗?”
“嗯。那个卖吗?”
芳芸指着架子上一个精巧的花灯问道。
老板随着她指的方向看了一眼,抱歉地说:
“不好意思了,那个花灯是人家订的,不能卖。”
“架子上的都是定制的?”
“只有右半边不是。”
芳芸凑近去看,右半边的灯笼虽然还没上色添画,但骨架已经很好看了,她从中挑选了一个,老板记下来:
“明日本店的画师回来,到时候画好直接送到贵府上,二位就不必再费力跑一趟。”
明容:“哦?这样啊,那真是太好了。对了,您这儿有现成的竹篾和灯笼纸吗?我们想自己做几个。”
“现在卖完了。也是得等明日才能补上货。不如明日一起连着灯笼给您送过去?”
“也好。”
明容在本子上留下她们的住址,临走之时老板还送给她们两只风车,跟着二人一路走一路转。
下午的时候两人终于感到饿了,就近找了个酒楼点菜吃饭。
两人又选了个临窗的座位。
明容吃得快,吃完后凭窗眺望,正好看到一家成衣铺,距离太远看不真切,他只觉得摆在门口的那两件衣服波光粼粼的霎时好看。
恰好芳芸这时候刚刚放下碗,她笑了笑拉起她来:
“走吧?”
“回家?”
“买衣服。”
芳芸:???!!!
成衣铺中
芳芸每试一一件衣服都要吸着肚子,明容看她狼狈地样子忍不住笑出声,喜提芳芸一记拳头:
“不早说带我来买衣服!我吃多了,肚子都突出一块儿去!”
“不妨事不妨事,一样好看。”
“哼!”
试过了几件后芳芸从中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付钱时恰好看到掌柜正在收拾布匹,她来了兴趣,拉着明容过去翻看:
“好看吗?你喜欢那个?”
“我吗?都可以。”
“敷衍。”
“没有!真的都好看!”
她在一桌上也没有太大的兴趣,有什么穿什么。
芳芸小手一拍,按在了那块月白色的布匹上,“那就这个吧!我们两个都做一身。”
“嗯……也行。”
掌柜把她们带到里屋量尺寸,记好后笑着说:
“二位有什么要求吗?”
明容:“随便。”
芳芸:“两件不能一样,又不能不一样。”
掌柜:“……详细说说?”
芳芸:“就是我们俩要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