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叛道[古穿未] > 第3章 大局

第3章 大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为小吏之子,敏而好学,入太学为待仕之徒。然乌勒有鹰狼之主,结合众部,领二十万控弦之士,欲使天下皆为北民走马之地。胤虽领有十六州,却久有割据之患,灵宣之后,更兼天灾不绝、教匪难禁,加之北民南掠,遂成乱世之祸。”此后便是太|祖曲铮奋而兴起,驱逐鞑靼、勒马玄山的英雄故事,毋需再做赘述。

曲氏立国,不免借助太|祖的太学出身。当时的正史和流传,均不能避免“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曲牌文字里,也总要为太|祖配位三五位同学知己,以为美谈。然曲氏后人,却越来越乾纲独断,及至后来,则只有以天下为一人,再没有以天下为一家了。可见曲氏乾朝,并不能不同于以前之朝代。有贤君则有治世,若君主不贤,则天下或衰或乱,不能免哉!一如篡帝“神康”,兴文狱而杀贤人;灵帝在朝五十载,只问仙道,不谙政事;及至末帝,刚愎自用,残暴不仁,已有疯魔之兆!

既然乾朝的政治体制并不能绝异于以前之朝代,那么回到我们的问题,乾朝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使得流传两千年的君主制能够转为今日之共和呢?任君主如何贤能尚善,必不能预想万民不尊君主之治,更不能忍受君主之不存。此君主制必有之义也。故君主转为共和,其因必不在君主制之内,而在其外。

大乾之不同,要之有三点,可视为君主制破□□和生起的必然原因。

一曰胡祸。乌勒之民,素崇鹰扬狼驰之风。其众虽少,然男女皆尚武烈,又熟练弓马,非乾军所能及。故乌勒时时南下,大军侵掠如火。大乾有雄主时,尚谋远征;及至后来,则只得经略边塞,屯重兵于北地以御胡乱,终成三大患:曰冗兵曰重赋曰边军自重。

二曰疆域。胤朝末年,胡骑破关南下,帝不能守其土。胤朝裂为三土,乾仅居其一。大乾虽占有中原大地,却不能满尽天下之义。胤之遗民,西聚狼山左右,能守且治,其主仍称天子。梦茴山以东,原为胤之东四州。胤末之时,四州约为一体,共推云氏为首,据险要而阻胡乱于外。及至太|祖北击乌勒,南还于沧京称帝。云氏遣使,所奉贺表,仅以兄弟之邦论之。故乾之天下不为完全之天下,乾之天子,亦不为完全之天子。

三曰政体。

胤朝遗族以狼山为险,以三州为国。其地虽小,却能经延国柞,或可归因于乾朝之力有不逮,却更仰赖于西胤政治之特殊。西胤国主虽称天子,然西迁之君,欲取力于世家豪强,必又受制于此。加之朝廷西至,可用之臣所剩无几。且三州之地,复六部并无实用。故而西胤设元老院,以使君主能用大族之力,亦使大族能用天子之力。经年日久,君主益加式微,而政治咸操于元老院之手。

云氏得胤东四州,建国号为临,分四州为二十郡。其中云氏独有八郡,并使十二功臣各领一郡,世袭罔替。东四州本为富庶之地,且未受胡乱,加之云氏各代并无庸君暴君,故而百姓安康,民好奢华。

时乾朝自立国起,因北患而重军事,因军事而重君权。及至乾末,君权盛极以至绝对专|制。乾朝虽以一人为尊,以军养为重,然北不能驱胡以尽,西不能克胤,东不能度梦茴。外无武功,内加苛政。权在君主,则内外之失败,便即君主之失败也。此之所以当时之人,或羡东临或羡西胤者也;此即今民何以无念旧乾朝者也。

====================================

顾青看完,整个人都愣愣怔怔的,心空空茫茫的,也不知看懂了多少。

先不论此文作者对大乾极尽抹黑,对西胤东临那俩孽障之国极尽美化,但大乾就这样覆灭了吗?成了现在的什么“银沧共和国”?

虽然他来到这个世界后,一直听到有人在说“银沧、银沧”。银沧好像既是个时间,又是个地方,既像个地狱,又像个天庭,他偏偏没有往大乾上面想。搜索“大乾”两个字,也是好奇这里会怎么评价这个地方。

可结果是,大乾就是银沧,银沧却不止是大乾。这里人提起大乾,竟像提起一段不愿再提的黑历史,一个早该被消灭的余孽?

他想起那个似乎已经离他很远的“前世”。

那时,他好像还没这么热爱大乾。家里让他当官,他就去当官;皇帝让他带兵,他就去带兵。看着小兵们被几句赳赳大乾收复河山的战歌口号喊得热泪盈眶,还觉得自己挺理智,看问题又全面又客观,从来不为热血冲昏了头脑,从来不因情绪陷入敌人的陷阱。

直到现在,他才看清自己的“蠢”和“装”——蠢得以为那些牺牲真能被后人铭记,能被历史赋予意义;装得自己多么机智冷静,多么只顾大局。

但什么是“大局”呢?在他那时候,个人的生死存亡是小、家庭的悲欢离合是小,只有大乾江山是大、中原正统是大。现在“大局”变得更大了,他们的家国情怀、他们的信仰坚持,都变成了可笑的拖累、古老的负担。

牺牲和热血被抹去,竟只剩下“屯兵为患”、“外无武功”两个冷冰冰的词,像鞭子一样抽打在他的脸上。

这样的格局真的太“大”了,大得让人成了飘在海上的无根浮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