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姝想要拒绝继父的这个建议,不用想理由,因为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她确实不喜欢这方面的专业。
“可是我不喜欢这个专业呀,我也学不来,我脑子不聪明学这些东西容易累,而且我也算不明白数。”
当时理科和文科怎么选择都是继父出的主意,她也没什么想法,只是觉得自己不想背东西,但实话实说,宋景华说是对的,文科确实不适合她,她虽然心里讨厌他,但不可否认,理科是很好的就业抉择。
往后的日子,时姝很感激继父当初做的决定,虽然是被迫的选择,但毕业之后的她挣的一部分钱用于缓解母亲的压力,至少在这一方面,她做到了。
“谁一开始就会,都是学着学着都会了,再说了上了大学,以后好多都是自学的,老师也没有办法去教你呀,还是全要靠自己不能指望别人。”宋景华说的好像自己真上过大学一样。
时藜插了一句嘴,这一点她是同意时姝的,“不喜欢的话,就没有办法认真的去学习,就没有办法快乐了……”
“挣钱才是真的,快不快乐又有什么用呢,这就跟高考似的,一锤子买卖,得往好了选,这是人生的一大重要转折点,你们不好好选,难不成,还要再重新来一遍高三吗?哦,复读都不叫高三了,那叫高四啊!”
宋景华苦口婆心的样子,着实让人心疼。
时姝头一次看他这个样子,为了让她们选一个好专业,如此劝解。换做是以前,她会觉得他不择手段,但是现在时姝打心眼觉得,或许他是真心的为她们好,为她们的将来考虑。
至于再上一遍高四,时姝可不愿意。
这所重点高中里的所有人,全部当了“考上好大学”这五个字的奴隶,毫无二心的机器,每天一睁眼看到的就是加速度、染色体、元素周期表、文言文诗词、正弦余弦……
被子底下永远藏的是一张华美的范文报纸;书包里放的是各种有待整理的笔记;床头是充好电的台灯,就连白色墙上写满无数人理想的大学。
熄灯过后,微亮的月色照着那泛着油光的笔迹,那是无数个睡过此床,上过高三有过奋斗的青春痕迹。
为了节省开支,时姝跟时藜早上经常买一小碟咸菜,配着一碗稀饭再加一个馒头。
学校有五个食堂,各有各的特色,饭菜做得很好,老师曾经耀武扬威地提及,别看咱食堂大妈用铁锨霍霍地炒菜,所有出去的学生都会怀念一中做的饭菜,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铃声一响,大家都是一路小跑,争先恐后的去抢饭,晚了就会饿肚子。
饭菜溅到别人身上的情况数不胜数,举在头顶的粮食说不定就是你下次洗澡换衣的理由,人潮拥挤的食堂,大高个子手擎着铁盘,小矮个子将饭护在胸前,个个屁股对着肚子,胳膊顶着宽胸,移着猫步小心翼翼向前。
学习紧张,洗刷都来不及,更何况早上还要抽出十几分钟叠“豆腐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流传下的习俗,每来一波新生,都带着两床被子。一床备用应对检查,一床留着晚上盖。
那时的她们心中没有其他,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成为了她们不灭的动力。
这些学习经历回想起来都是艰苦的,再投入地来一遍,时姝肯定是不愿意的。时藜要不是成绩考偏了,肯定也不会,这样的高三真的很压抑。
“你爹我要不是不爱学习,也不至于在家养猪,吃不了学习的苦,就得吃社会的苦啊。”宋景华感慨道,“听我的没有错,姜还是老的辣,不听你爹的,吃亏在眼前。”
养猪的事情都是几年前了,宋景华现在还说,时姝猜想,可能他好面子,也不想提及现在沦落成为打工仔吧。
“再读一遍也不是不可以。”时藜想了想说。
“我可不想再上一遍,眼睛都得读瞎了,再说了,咱爹又不给买台灯,你倒是好,用秦,”差点说漏嘴,还好时姝止住了,她顿了顿说,“用你舍友的,我全是借隔壁床的灯光!”
时藜晚上学习的台灯来自秦博的馈赠,他的妈妈给他准多准备了一个,留作备用。
时姝说起来这件事,就纳闷,宋景华一边要求她们刻苦读书,一边又要求她们晚上不要学习,舍友都晚上学习,争分夺秒,她们缺失这一部分的时间拿什么跟人比。
“那不是想着你们眼睛度数老是涨?”
“别人学习我们也睡不着啊!”
“睡不着也睡啊,晚上学习光看坏眼睛。恁弟弟我就得看着点,省得以后戴眼镜……”
“反正高三也过去了,以后也用不着了……”
宋景华不给两个孩子买台灯,说是怕她们眼睛度数上涨,让她们好好休息。可在这种人人都打鸡血的环境下,是做不到的。即使无所事事躺在床上也会翻来覆去,听着旁人趴在床上翻书的唰唰声,内心也无比焦急,生怕这一阵功夫,所学的知识就比别人少了几块。
时姝总是借对面舍友的灯光。偶尔,对面床铺的舍友没有学习的意思,或者没有想要分享灯光的意思,她也不好意思打扰,用一次两次还行,总是用就说不过去了,何况一盏台灯也没有多少钱。
有时候夜深人静,时姝借着对面楼顶射过来的微弱灯光,学古人映月读书,注视着细小说清不清的油墨字,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说起来时姝还挺感激的那个女生的,她没有嫌弃她老是蹭她的灯光,还总是主动将台灯放在两张床之间,头对着头。
你不言,我也不语,微妙的关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那种感觉就像在绵绵黑夜,找不到尽头的时候,前方有人指引道路,又像是女生来大姨妈没有姨妈巾躲在厕所时,外面的人伸出援助之手递了进来,那是属于女生之间的感动,很是温暖。
“哎呀,赶紧看专业吧,看得晚了最后瞎着急了,都看迷眼了,别等到最后几天再看了,照恁妈的话说,不要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到时候可就真的歇菜了,人家都把好的专业选去了,你俩就瞪眼吧,分数没有人高,专业再没有人家好,那可真就的家里蹲喽~”
看来,宋景华真是下功夫了,把消息都打听明白了,比两个孩子都懂得多。
“考生填报志愿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再补报。现在最要紧的就是选一个好的专业,好学校,过两天系统一开,第一时间填好,不能改来改去的。
“最后一秒还在网站上停留的有不少人,好多学生犹犹豫豫的,最后一秒还在改志愿,这样都不行,最后这几分钟,人肯定多,到时候系统一崩,进都进不去,改都改不了,填不上可真就没戏了,连学也没得上,还得再来一年,又得辛苦两个学期。
宋景华又开始了长篇大论的一顿输出,还没等两个人反应过来,下一句话就已经送到了嘴边,“你们真得听我的。211没有985就业有前途,一本赶不上那些好学校的,二本没有一本就业有前途,人比人能气死人。你再不选个好专业,就没有好工作。也挣不着钱……”
最后总结一个道理,消息他打探明白了,听他的准没错。
时姝大概听明白了意思,时藜也听的认真,两个人相互看着对方,眼神交换了一下,便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默不作声。
那感觉似曾相识,时姝想了好久才想起,她们老师讲课的话语跟此景雷同,侃侃而谈,说把这个答案记住,死记硬背也得背下来,过程不重要,只要看到了题目中的“**”就要选B。
此时,祁茉正好从外面回来,怀里的宋小凡已经睡着了,眼角还挂着因打针带来的疼痛产生的泪珠,不过那红扑的脸蛋却映衬着他格外稚嫩可爱。
“反正你们好好考虑考虑,别不把我说的话当回事。”宋景华放低了音量,怕吵到自家孩子,毕竟,小凡天生没有觉,一天睡不到几个小时,其余时间全折磨人。
谈话也就此戛然而止了。
祁茉轻手轻脚的将小凡放到炕上,朝她们打了个手势,“小点声哈,你弟弟睡着了,一碰就醒,这孩子睡觉轻。”
时姝悄悄努了一下嘴,弟弟可真家里的香饽饽,大家都得让着他,终于可以清静清静了,也不知道这孩子活泼好动像谁,造孽啊!
剩下的日子,时姝跟时藜开始认真研究起各大高校的分数线。
偶尔,她们会因为“一分为二”的书争吵起来,两个人意见不统一,一会儿想看这个,一会儿想看那个。
记录各大高校分数线的书为什么会一分二,这还要从她们上学的时候节省花销算起。
就跟她们在学校的中餐跟晚餐一样,只吃一份菜,吃剩的馒头还要攒起来带回家喂狗。
在她们选专业的期间,宋景华一个字都没有说,生怕打搅她们,直到最后一天报志愿。
他终于忍不住了,想要问上一问,她们到底选的是什么,毕竟这几天在她们闲暇时,也在耳边唠叨过,就是不知道她们有没有听进去,也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