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我在后宫不争宠 > 第55章 第 55 章

第55章 第 5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近来,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如恶魔般席卷了多个州府,势头迅猛得令人胆寒。浑浊汹涌的洪水裹挟着泥沙、杂物,以排山倒海之势奔腾而来,所到之处,房屋如脆弱的积木般被轻易冲垮,轰然倒塌,扬起漫天尘土;肥沃的农田被无情淹没,即将成熟的庄稼没入水底,百姓们一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幸存者们流离失所,只能带着仅有的一点家当,拖儿带女,四处寻找可以安身的地方。哭声、喊声、求救声交织在一起,震得人耳鼓生疼,整个受灾地区仿佛被一层绝望的阴霾死死笼罩,不见天日。

消息传入宫中,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整个皇宫都陷入了愁云惨雾之中。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萧渊面色阴沉,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川”字,坐在龙椅上,手中的奏折被他下意识地捏得皱巴巴的,仿佛这样就能把奏折里那些令人揪心的灾情给抹去。奏折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无一不在用最直白、惨烈的文字诉说着洪灾的可怕和百姓所遭受的苦难:“某某州府,房屋损毁无数,百姓死伤惨重,幸存者缺衣少食,亟待救援……”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尖锐的刀,狠狠地扎在萧渊的心上。

“此次洪灾,损失惨重,朕该如何是好?”萧渊的声音里满是疲惫与焦虑,仿佛几日之间,他就被这场灾难抽干了精力。他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下方垂手而立的大臣们,眼中带着一丝期许,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哪怕一个可行的赈灾建议。

大臣们一个个低垂着头,有的轻轻摇头,发出无奈的叹息;有的则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可声音里满是无计可施的沮丧,半天也拿不出一个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案。户部尚书犹豫了好一会儿,才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脸上带着几分惶恐,战战兢兢地说:“陛下,国库虽有储备,但此次受灾范围实在太广,涉及州县众多,所需物资数量庞大,恐怕……”话还没说完,就被萧渊抬手打断了,他实在不忍心再听下去,这些困难他又何尝不知呢?可身为一国之君,他必须找到出路,必须为百姓撑起一片天。

苏怀玉在后宫得知了洪灾的消息,心急如焚,一颗心仿佛被无数根细线紧紧拉扯着,疼得厉害。她在自己的宫殿里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泥泞之中。她深知百姓受灾时的痛苦,那种失去家园、亲人离散的绝望,光是想想就让人难以承受;她也明白此时皇帝和朝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赈灾之事千头万绪,稍有差池,便是无数百姓的生死存亡。

苏怀玉一边踱步,一边在心里思索着自己能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帮上忙。突然,她脑海中灵光一闪,一个大胆又特别的念头冒了出来:或许可以用一场热闹温馨的火锅宴来安抚灾民。这个想法乍一听有些不可思议,但苏怀玉越想越觉得可行,在这冰冷绝望的灾难时刻,人们最需要的就是温暖和关怀,而火锅宴热热闹闹,大家围坐在一起,热气腾腾的火锅,欢声笑语的氛围,既能填饱肚子,又能暖到心里,让灾民们真切感受到朝廷没有忘记他们,还在关心着他们。

苏怀玉雷厉风行,立刻行动起来。她先是找来自己的心腹宫女,神色严肃,语气急促地交代任务:“你赶紧去御膳房,挑最新鲜的食材,各种鲜嫩的牛肉、羊肉,切得薄厚适中,还有水灵灵的白菜、菠菜、萝卜,鲜美的香菇、木耳,一样都不能少,再带上咱们宫里特制的火锅底料,要麻辣鲜香的那种,动作要快!”宫女领命后,匆匆跑了出去。

接着,苏怀玉亲自前往库房挑选大锅。她仔细查看每一口锅,确保没有破损、漏缝。挑选好锅后,她又指挥着太监们将锅搬到准备出发的马车上。与此同时,她还安排其他宫女去准备干净整洁的碗筷,一一检查,保证没有缺口、污渍。

一切准备就绪后,她怀着忐忑又坚定的心情,前往御书房向萧渊请旨,希望能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为灾民举办火锅宴。

御书房内,萧渊还在为赈灾的事情发愁,看到苏怀玉进来,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苏怀玉规规矩矩地行了礼,然后抬起头,认真又诚恳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萧渊听后,眼中满是惊讶,脸上写满了不解:“怀玉,你这是何意?火锅宴如何能安抚灾民?这听起来实在有些荒唐。”

苏怀玉不慌不忙,向前走了一步,条理清晰地解释道:“陛下,灾民们遭受洪灾,身心俱疲,他们不仅身体受冻挨饿,心灵更是遭受了重创。此时,一顿热乎的饭菜,一个温暖的氛围,对他们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火锅宴热热闹闹,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热气腾腾的食物下肚,能驱散身体的寒意;大家相互交流,又能缓解心中的恐惧和孤独,让他们知道朝廷没有忘记他们,还在关心着他们,给他们希望。”

萧渊听完,陷入了沉思,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中透露出思索和权衡。片刻后,他抬起头,看着苏怀玉,眼中既有担忧,又有一丝赞赏:“好吧,怀玉,朕准你去。但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这一路路途遥远,又情况复杂,朕会派重兵保护你,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苏怀玉心中一喜,连忙跪地谢恩:“谢陛下恩准,陛下放心,我定会平安归来,也一定会把温暖带给灾民。”

得到萧渊的许可后,苏怀玉立刻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经过几日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受灾地区。她顾不上一路的疲惫,立刻指挥众人支起大锅。士兵们熟练地搬来石块,搭起简易的灶台,将大锅稳稳架上,生火煮火锅。

不一会儿,特制的火锅底料被放入锅中,随着温度升高,浓郁醇厚的香味弥漫开来,瞬间钻进了每一个灾民的鼻腔。底料中,辣椒、花椒、香料完美融合,辣而不燥,麻而不苦,醇厚的香味刺激着人们的味蕾,让那些原本沉浸在悲伤中的灾民们,不由自主地被吸引,纷纷围拢过来,眼中满是惊讶和好奇。

“这是在做什么?”一个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者,颤抖着声音问道,眼中还带着几分警惕和疑惑。

苏怀玉赶忙走上前,脸上挂着温柔的笑容,和声说道:“大爷,这是朝廷为大家准备的火锅宴,大家快来吃点热乎的,暖暖身子。”说着,她亲自拿起漏勺,将鲜嫩的肉片放入锅中,只见肉片在翻滚的汤锅中迅速变色,变得鲜嫩多汁。她又依次放入水灵灵的蔬菜、鲜美的菌菇,锅中瞬间变得五彩斑斓。

灾民们起初还有些犹豫,或许是被灾难磨去了勇气,又或许是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温暖。但在苏怀玉热情又真诚的邀请下,他们终于慢慢围坐了过来。苏怀玉站在锅边,不停地忙碌着,将煮好的食物一一分到灾民们的碗中,还细心地提醒:“小心烫,慢慢吃。”

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妇女,双手颤抖着接过碗,看着碗中冒着热气的食物,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哽咽着说:“姑娘,你们真是好人啊!我们已经好多天没吃过一顿热乎饭了。”

苏怀玉眼眶也微微泛红,轻轻拍了拍中年妇女的肩膀,安慰道:“大姐,别难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朝廷会帮助大家重建家园的。”

在火锅宴现场,人们渐渐放下了心中的防备和悲伤。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热乎的火锅,一边分享着自己的经历。有人说起自己是如何在洪水中逃生,有人讲述着寻找亲人的艰辛,也有人对未来充满迷茫。苏怀玉穿梭在人群中,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故事,不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她还让士兵们不断往锅中添加食材,保证每个人都能吃饱吃好。火锅的热气升腾,模糊了人们的面容,却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在这片被灾难肆虐的土地上,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