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武林外史之一片冰心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紧接着,又过了几日,天气开始变好,气温有所回升,太阳也开始重新升起,前几天好不容易下的那一层薄雪也开始消融。

洛阳城中的街道也开始恢复生机,到处一片悠闲和乐。

相对应的,朝廷的局势也变得逐渐清晰,燕王造反也接近尾声。

几年前,自从太孙朱允炆继位后,朝廷局势便开始动荡不安。

一方面,是太孙年幼,没有任何威望,而他的叔叔燕王,能力超群,幼年时起便随□□在军中南征北战,颇受将士信任。

另一方面,是太孙即位之后,不加以稳定朝政,反而急于加强中央集权,大肆残杀宗室。可各地的藩王都手握军队,怎么可能会束手就擒。

因此,削藩的诏令一下,燕王便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反了。

燕家,细细算下来,和燕王也有些关系。

燕王的妻妹徐氏嫁给了燕冰文的舅舅,也就是开国大将杨璟的儿子杨雍,而杨雍和徐氏的女儿,也就是燕冰文的表姐,又和燕冰文的大哥订了亲。

燕父也是在太孙还未即位的时候便预料到了会有这场祸事,但即使燕家和燕王有这层关系,燕父刚开始也不打算争着从龙之功,他思前想后,反而决定保持中立,带着全家外放。

而明朝的官员外放制度特别残忍,因此大部分的京官都不会选择外放。

但燕父为了脱离朝廷的争斗,选择外放,在大同.凤翔.济南这些地方展转了十几年,直到燕冰文十岁的时,燕父才因政绩优秀被任命为洛阳参政。

后来二哥娶的妻子,也就是在燕家来到洛阳之后定下来的,洛阳太守严大人的女儿严玉。

严大人,原名严梦春,和父亲是同届考生。中了进士之后因无人举荐,外放出京,多年之后因政绩优秀被破格提升,为洛阳太守,算下来,属于中立派。

而燕父,因为和严大人是多年的好友了,再加上为了把燕家从燕王一脉中脱离出去,保持中立的态度,这才和严家定了亲。

但在燕王造反的时候,一封来自北平的密信却打破了燕父辛辛苦苦的谋划,彻底改变了燕家的态度。

因为那是已经过世八年的外祖父杨璟的信。

原来,外祖父杨璟没死,反而暗中投靠了燕王。因此,燕父看过外祖父的信之后,只得改变了中立的态度,选择暗中支持燕王,给燕王秘密的运送物资。

所以,在燕王造反的这段时间,燕父和大哥他们,都这件事情弄得焦头烂额,一直呆在书房 ,整个燕府也因为这件事情变得紧张兮兮。

这一切对家中的女眷来说却没有太大关系,燕冰文也只能感受到家中氛围的不对劲,选择独自一人在房中看书。

过了一会,正当她倚在窗前的榻上看书看得入迷得时候,她的贴身丫鬟绿芜进来了。

原来,是绿芜看燕冰文最近心情不好,给她熬了甜汤。

燕冰文尝过之后,觉得味道不错,又想到最近母亲忙于整理家中账本,十分劳累,便准备中午的时候给母亲带过去一碗。

杨母尝过几口之后,也很喜欢,觉得里面的莲子煮的恰到好处,红豆软糯,接着,又想到燕父他们最近一直在书房商议公务,无暇顾及自身,准备给他们也送过去一份。

但又看到旁边堆得密密麻麻的账本,抽不开身,便让女儿送过去。

燕冰文听到母亲的吩咐后,也想到父亲和大哥他们最近几天都一直窝在书房,忙于公务,便叫绿芜他们多煮一些,准备等一下送过去。煮好之后,看到锅中还有许多,也吩咐丫鬟给三哥和大嫂他们每人送去一碗。

接着,她便带着甜汤送去书房,但等到她来到书房门口的时候,却被门口的小厮拦了下来。

福伯一看是小姐,连忙解释道,“原来是大小姐啊,但老爷吩咐了,最近几天不准任何人进入书房,您这是有什么事吗?我进去通报一声”。

看着门口拦住自己的福伯,燕冰文觉得有些奇怪,毕竟父亲的书房何时有了这条规矩?

但她看到福伯严肃的表情,也没多想,老老实实的回答,“福伯,我是过来给父亲他们送甜汤的,母亲尝过之后很喜欢,想到父亲和哥哥他们近日的劳累,便叮嘱我送了过来”。

福伯听后,说道,“那大小姐,您等一下,我和老爷说一声”,接着他敲了敲书房的门,“老爷,小姐做了甜汤,夫人让送过来,您看,要放进来吗?”

此时,书房里燕父和两个儿子正在商议燕王造反的相关事情,突然听到敲门声,心中一惊,接着,又听到福伯的话,才放下心来。

大哥听到小妹送甜汤,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已经那么长时间没有休息了,想到父亲和二弟肯定也十分劳累了,便建议道,“父亲,要不先休息一下吧!正好小妹送甜汤过来,您先喝一点,后面我们在接着讨论”。

一旁站着的燕从敏也跟着附和,“对啊,父亲,这件事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

燕大人也看到两个儿子脸上的疲惫,也就同意了,让燕冰文单独进来。

燕冰文一进去,便闻到了一股烧焦的味道,连忙捂住鼻子,环顾四周,便看到了杂乱的书房和神色疲惫的父亲他们,有些好奇,便和他们一边打招呼,一边盛汤,

“爹爹,这是绿芜做的甜汤,你们尝尝,味道怎么样?”

燕父和两位哥哥接过燕冰文手中递来的甜汤,尝过之后,也纷纷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而燕冰文听到父亲他们的回答后,也很高兴,眼睛转了转,好奇的问道,“爹爹,你们在商议什么啊?”

燕父看着小女儿水灵灵的大眼睛,丝毫不觉得耐烦,反而感觉可爱,放下手中的碗,轻轻拍了拍燕冰文的头, “你呀你!也没什么,就燕王造反的事情”。

燕冰文一听到是这件事情后,瞬间没了兴趣。

都一年多了,这件事情还没完。

于是,她也没接着问下去,接过父亲的放下的碗,又给他盛了一些。

突然,一阵敲门声传来,燕冰文回头一看,是福伯呀!

只见福伯面色凝重,急急忙忙的递给父亲一张纸条,父亲看过之后,沉郁的神色瞬间一轻,接着,便不动声色的把纸条递给了大哥。

而大哥看过之后,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个笑容,而二哥看到大哥的表情后,也有些高兴。

但一旁的燕冰文,看到几人的表情,却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转头看向燕父,“爹爹,怎么了?”说完,便想去看大哥手中的纸条。

可纸条上就写了几个符号,燕冰文看过之后,也还是不懂。

一旁的大哥看到小妹的疑惑,解释了一句,“燕王打到南京了”。

听了这话,燕冰文立马反应了过来,喔,原来是这样!

父亲暗中支持燕王啊!现在,燕王胜利了,父亲和整个燕家也一定会因此受到奖赏,。

原来,大哥他们是因为这个原因高兴啊!

果然,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吃晚饭的时候,燕父便宣布了这件事情。

而大家听后,也十分激动,特别是母亲和大嫂,简直是悲喜交加。

一旁的大嫂更是想到了远在南京的父母,喜极而泣,“太好了,这样,我们很快就可以回南京了,也不知道父亲和母亲他们怎么样了?”

本来,燕冰文也为燕母和整个燕家高兴,但听到这话,才猛地反应过来,对了,燕王即位了,父亲作为有功之臣,肯定要回南京了,估计再也不会回洛阳了。

可自己怎么办啊?

王怜花怎么办啊?

这一刻,燕冰文只觉得一片茫然,她想到了王怜花,想到今后自己在也不能见到她,一时之间,反而不是那么高兴了,有些难过。

但正在她沉溺于这股悲伤之中的时候,突然感到有人抓了抓她的袖子,低头一看,原来是三哥,看到三哥的神色,立马反应过来,对啊!这是什么样的场合啊!自己怎么能难过呢?转而去安慰哭泣的母亲了。

幸好,这只是一瞬间,而家中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哭泣的母亲和大嫂身上,没人注意到燕冰文的失态和燕从玉刚刚的举动。

然而,他们二人没有注意到的是,这一幕,恰巧落在了二哥的眼中。

饭后,燕冰文兴致缺缺,害怕被家人发现自己的情绪不对,宴席一结束,便找借口很快离开了。

而一旁的三哥,也在时刻关注着妹妹的举动,看到她一离开,马上跟了出来,准备再劝劝自己的妹妹,让她别把心思放在王怜花身上了。

但他没注意到的是,他的二哥燕从敏也跟着他离开了。

一出客厅,匆匆忙忙的燕从玉便被二哥拦住了。

他本来想拒绝二哥,追上前面的妹妹,但看到二哥脸上的微笑,便有些心虚,转而应付起二哥来,“二哥,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二哥燕从敏看到从玉这个一脸疑惑的样子,不动声色,“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是你主动坦白,还是我去问小妹?”

燕从玉听到这话,心里一紧,但还是装作什么都没有的样子,疑惑的问道“二哥你在说什么啊?我听不懂,和小妹有什么关系啊?”

燕从敏上下打量了燕从玉几眼,看到他镇定的样子,接着说道,“就刚刚,在饭厅里的那一幕,我全看到了”。

燕从玉看到二哥的眼神,就有些毛骨悚然,差点就扛不住想和他坦白了,但又想到了妹妹,想到了好友王怜花,还是坚持着,突然,他集中生智,

“原来,是这事啊!这还不是小妹吗?你也知道,小妹心思最为敏感,看重感情,每次父亲要换个地方任职,她总是不适应,舍不得离开,总会难过几天。这次,估计是大嫂说要回南京了,她心里难过,毕竟我们在洛阳呆了差不多快要五年了,她可能舍不得她的那些手帕交!”

燕从玉一边说,还一边点头。

燕从敏疑惑的看着自己的弟弟,好像在问是这样吗?但看到弟弟坚定的眼神,不好反驳,只能点点头,“那好吧!那你多劝劝小妹”。

而心虚的燕从玉听到二哥的话,这才喘了一口气,接着便听到二哥说想和自己下棋了,有些疑惑,但也不敢再拒绝,只得放下了原先去找小妹的打算,专心致志的应付起二哥来。

其实,也不能怪燕从玉这样怕他的二哥,燕冰文也怕。

燕家兄妹四人都为母亲杨氏所处。但大哥燕从文为人和善,友爱弟妹;三哥燕从玉性格虽然鲁莽,但最为热情好客,唯独二哥燕从敏,心思缜密,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因此,燕从敏是整个燕家除了燕父之外在从玉和冰文两兄妹中威望最深的。毕竟在他们二人人闲狗恨的年纪,除了燕父也只有二哥从敏管得下来了。

而且,二哥燕从敏还是整个燕家最聪明的人,燕父就曾经评价他“洞若观火,心如明镜,有荀公达守墓之才”。

所有,这也不怪燕从玉小心翼翼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