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坤宁小说网 > 黎民报社 > 第27章 营销

第27章 营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按照孟允抒的吩咐,店内的几个伙计将两块蒙着纸张的木板搬到采闻堂。

孟允抒指挥着他们将木板放到居中的位置:“再往右边挪一点,对。拉开两个木板之间的距离。”

胤朝没有黑板和粉笔,孟允抒就想了这么个办法,找来两块大木板,将白纸蒙在上面,用毛笔在上面写字时注意少蘸些墨,这样就可以实现类似现代社会的教学方式。

她走到采闻堂最后方,打量着两块木板,确认在此处也能看得见上面的文字。

在那两块木板当中,左边那张纸上已经写满了字,从《三字经》的第一页讲起,直至宣纸上写不下为止;另一张则是空白,供她根据课堂内容灵活调整。

排云兴冲冲地从门外快步走来,她身后还跟着两个身着素色衣衫的女子:“孟社长,她们是来参加识字会的。”

孟允抒热情地迎进两人,请她们落了座:“两位娘子请稍候片刻,待巳时一到,我们就开始授课。”

从回城后孟允抒就开始着手准备讲学事宜,她联想到曾经在现代书店见过的“读书会”活动,觉得这是个不错的营销手段,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能推销店内的商品。于是,她借鉴这种模式作了初步的计划和安排,对外放出报社要举办“识字会”的消息。

首次识字会将由她主讲,根据课程效果和反响再作调整。

两人向孟允抒道过谢,其中一人腼腆地笑了笑:“我夫君每日都要看报,案上堆满了纸张。我听他说,小报上有诸多奇闻轶事,我心生好奇,却因不识字而无法读懂其中内容。近日我曾听闻黎民报社中要举办识字会,故来洗耳恭听。”

孟允抒没和她们聊上几句,因为在她们之后又陆续来了不少人,孟允抒店内的伙计跑前跑后,忙着招呼来客。他们大多衣着简朴,不少人还穿着破破烂烂的草鞋,打眼一看就是最寻常不过的平民。众人来听课的理由也各不相同,有单纯前来瞧新鲜凑热闹的,有带着孩子来蒙学的,还有像那妇人与从前的排云一样,为了能够读书看报而学习识字的。

很快,采闻堂中就挤满了人,呈现出一派沸反盈天的景象。

当孟允抒再次折返回门口时,发现那里站着一个熟悉,但令她十分意外的身影。

她惊疑地看向陈暄。

“你怎么来了?”

陈暄尴尬地抹了下鼻子,装出一副打量采闻堂的样子:“我听闻你们报社要举办什么识字会,心生好奇,所以来看看。”

他踌躇了一下补充道:“你和许大人为修远申了冤,我感激不尽。你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就尽管开口。”

“你先进来吧。”孟允抒带陈暄进了门,寻了个空处落脚。她觉得他的表现挺稀奇,忍俊不禁道:“平日你说话总是夹枪带棒的,这会来帮忙,反倒不好意思起来了。”

面对她的调侃,陈暄赶紧岔开话题问道:“这些人都是来参加识字会的?”

孟允抒回头望向满堂的来客,点了点头。

他沉默片刻,而后露出一个释然而苦涩的微笑。

“如此一来,他的心愿也算是实现了。”

孟允抒当然明白陈暄口中的“他”是指谁。

许昭押送柳玉成至刑部之后,陈暄就在第一时间给陈修远的家人写了信,向其告知案件真相,并联合他们写了谅解书,请求刑部官员对柳玉成宽大处理。

陈暄说,因为陈修远的死,他永远不会原谅柳玉成。

但是,他希望这世上能早日多出一位柳先生。

孟允抒看了看院中的那个滴漏,发觉时间差不多了。于是,她站到采闻堂最前方,高声维持纪律:“请诸位安静一下,识字会要开始了。”

她看向采闻堂后方乌泱泱的人头说道:“我们社中没有那么多椅子,辛苦后面的那些兄弟姐妹站着听讲。麻烦个头高的人往后站站,别挡着后面的人。”

除过她这个主讲人外,排云担任此次识字会的助教,还有另外一名伙计作为机动人员,加上陈暄这个志愿者,在几人的合作下,不多时堂内就安静下来。

管理好秩序后,孟允抒继续说道:“感谢诸位莅临黎民报社,参加此次识字会。我们再次承诺,识字会是由报社自发举办,不会向诸位收取任何费用。”

她扫视了一圈屋内的人。男女老少都仰起头,一齐向她投来目光。在这些目光当中,有的是困惑,有的是好奇,还有的是感激。

恍惚之间孟允抒仿佛看到,在他们身后,站着江芷兰,还有柳玉成。

虽然他们的身份、性格、际遇都截然不同,但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词汇。

“这就是‘人’。”

孟允抒指着木板上的第一个字说道。

她拆解着这个字的结构:“‘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它们彼此支撑,互相搀扶,构成了这样简单却和谐的字。”

将第一句话的每个字都单拎出来讲解后,孟允抒让大家齐声朗读一遍。

粗犷与轻柔的声音混在一起,沧桑的语调和着清脆的童声,将这句话拉得很长。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孟允抒解释起了句子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由于后天的学习环境不同,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这就是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

事实上,孟允抒不信奉任何“性善论”或“性恶论”的观点,但要和眼前的这些民众讨论这些显然为时过早。他们甚至都不认得几个字,更遑论令他们进行哲学上的思辨。

然而,即使他们只能迈出小小的一步,那也是极为难得的成就。

第一次识字会圆满结束后,众人三三两两地离开,陈暄也随之告辞。临别前他告诉孟允抒,以后他若是有空,也可以充当主讲人的角色。

孟允抒低头整理着她在识字会上所用器具,门口突然响起一道热情洋溢的男声:“孟社长,您这会忙吗?”

孟允抒抬头看向那人,回忆了一下问道:“你是揽月阁的伙计?”

“您真是好记性。”

他就是那个前些天被福临楼的两人刁难的店小二。

孟允抒和许昭查明陈修远一案后,揽月阁的嫌疑彻底被洗清,谣言也不攻自破。几日前潘掌柜为表感谢,一定要请他们吃饭。他盛情难却,最后两人就应了下来。

这会伙计来应该是替潘掌柜传话的。

“先前我们掌柜请您和许大人吃饭,本来定的时间是明日中午,但昨日揽月阁中突然来了其他几个店铺的掌柜。”这位伙计干多了跑堂的活,嘴皮子相当利索,“有永乐巷成衣店的胡掌柜、韵宁茶坊的杨掌柜、驻颜阁的赵掌柜……”

孟允抒听得晕头转向,但那伙计居然连一个绊子都没打,语速飞快地介绍完了各位来宾。

“他们来寻潘掌柜,想让他牵线搭桥,将您和许大人介绍给他们。这几位掌柜平日也经常忙得抽不开身,他们近期只有今晚都有空。所以我们掌柜赶紧派我来问问您,若他更改时间,看您是否还能来赴约。”

虽然孟允抒没能将那几个掌柜的身份全部记下,但她不难推测这些人的目的。

陈修远一案得到重审后,许昭串联证据推翻原判,冲破重重阻挠后将方知瑜抓获归案,他与柳玉成各自被定了罪,涉案官员也悉数落网。

与此同时,孟允抒连着出了几期的跟踪报道,通过小报讲述了他们的调查过程和案件经过,将真相公之于众。因此事涉及的势力众多,讨论度极高,一时间黎民日报供不应求,报社一夜之间人满为患。

从此之后,孟允抒不用再为报社没有名气而发愁了。

那伙计所提到的这几个掌柜应当是想和报社合作,借吃饭的机会与孟允抒结识。运气好的话,她应该能接到不少广告。

接广也是报社中一项很重要的收入来源,孟允抒生怕错失几位金主,当即答应下来。

“有劳你回禀潘掌柜,酉时之后我就没什么事了,一切听从潘掌柜安排。”

伙计前脚刚走,秋盈又跨过采闻堂的门槛,满面春风地向孟允抒报喜。

“社长,我已经和那些合作方谈妥了,他们愿意以更高的进价买我们的报纸。这样算下来,我们每个月的收入能翻四五番。”

秋盈口中的合作方包括京城中的众多摊贩,以及刚刚诞生不久的职业卖报人。

孟允抒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喜上眉梢。她果真没有看错,秋盈是她的得力助手,将店内的一切事物都管理得井井有条,为她减轻了不少负担。

“既是如此,姐姐每月的薪酬也该翻上四五番。”她对秋盈笑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这是我分内之事,我乐在其中呢。”

秋盈和孟允抒调笑一会,复而正色道:“还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有些客官住得离报社远,没有每日前来买报的空闲,所以我在考虑直接将报纸送到他们的指定地点。你若是同意,我就派人前去收集他们的信息,合理安排送报的路线。”

发展订报业务有助于增强读者粘性,一旦这些人成为黎民日报的老主顾,他们报社就能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

孟允抒发觉,秋盈现在愈发有职业女性的模样,整个人都不像从前那般循规拘礼。

“这主意不错,此事就交给你了。”孟允抒对秋盈的变化喜闻乐见,大力鼓励她放手去做,“你办事,我放心。”

“行,那我就将此事分派下去了。”

秋盈离开后,孟允抒也带着收好的笔墨回到办公室。

她坐在椅子上喘了口气,又开始思索晚上面见那几位掌柜的事。

孟允抒好歹也是在职场上混过几年的人,姑且算得上伶牙俐齿,酒量也不错,倒是不担心和这些商人打交道。

唯一的不稳定因素是许昭。

孟允抒已经见识过许昭独特的社交方式,虽然不太礼貌,但为了报社的前途,她决定提前委婉地告诉许昭,让他在席间尽量少说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